医学教育网slogan
24小时客服热线: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医学教育网 > 医学社区 > 酸甜苦辣从医路 > 正文

医生的“理智与情感”

作为医生,医学之理性与临床之感性间的度很难拿捏:既要坚持应当坚守的常理,妥协可以通融的规定,又要提供应有的同感,拒绝功利性滥情。说来容易,做起来着实不易。

医不自医?

中医自古就有“病不治己,旁观者清”的说法。晚清名医叶天士认为,医生在给自己或亲友看病时,很容易受情绪影响,表现出紧张、担忧,甚至怀疑,于是在把脉、下药时会有犹豫。

当代的医生也有“医不自医”的情况:当自己或亲人生病时,往往会想得比较多,担心药物有毒,担心化疗对身体危害大……这样掂量来掂量去,终是下不了决心,反倒影响了治疗的进度,效果也会打折扣。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不乏有医生为亲人做手术的事例。虽然在术前也有过紧张、担忧等复杂情绪,但一上手术台,眼前就只有器官局部的情况,排除杂念专注地对付疾病。

另一种情况是在生死面前,不管病人是谁都要“心慈手狠”.假如真是身边亲密的人生重病了,如果你对自己的医术和心理有足够的信心,那么亲自为他主刀也未尝不可。

其实“医不自医”隐含着另一层深意。所谓术业有专攻,即便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出类拔萃。特别是当自己或亲人遭受疾病困扰时,最好还是寻求更专业的治疗,不能一味地“自治”.

理性缺失酿失误

临床医生诊治疾病,最让人忌讳的是,医生撇开具体病人个案特点,带着既定思维框架,仅凭自我经验和感觉行事。在临床过程中太过自信和感性,理性不到位,未严格理性执行“三基”,难免造成医疗失误。

如何强调医学“三基”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理性训练“三基”达到感性的程度(建立条件反射和职业习惯),可以减少许多差错,避免一些纠纷。

平衡理性和感性 减少医患纠纷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医不自医”有了更现实的基础。我们必须承认“关心则乱”.面对与自己有关的重大决策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冷静、理智的判断。都说医务人员坚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弱点。面对亲人,难免“压力山大”.

而且,很多医疗纠纷都发生在熟人之间。有的医生在给亲友看病时,凭着对其身体状况的了解,中间就省略了一些检查程序,没想到最后诊疗出了问题,亲友反过来找医院的麻烦。现在的医疗体制、医疗保险还不是很完善,万一哪个环节出了一点疏漏,就可能引发一场更让人揪心的医疗纠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性盲区,在没有形成理性意识前,硬闯进去教化未必奏效。过多责怪病人不够理性,不如医生在理性中不失感性,更多感知或同情病人的感受。但病人在感受自己痛苦的同时,稍微理解一些医学的有限和无奈,进而理性看待生命的无常,或许会减少一些非理性的怨气。医患双方如果都主动意识到对方的存在,知性一些,医患关系就会和谐很多了。

相关资讯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汤以恒 执业药师 药学专业知识二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学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