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slogan
24小时客服热线: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医学教育网 > 医学社区 > 酸甜苦辣从医路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人生永远都是逗号

“实际上现在自己也做不了什么,也上不了手术台了,如果有人对我还感兴趣,那我就讲点故事,其实也就只剩下故事了。”这位谦虚、幽默的老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有“故事”的人。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的小儿外科专家张金哲。

这位白发苍苍、精神抖擞的老先生,虽已94岁高龄,但身体健康,仍在医疗一线岗位上工作。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句号,永远都是逗号。张金哲的助理贾美萍告诉记者,“老先生一周两天门诊,三天查房,风雨无阻。”

1920年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的张金哲教授,几乎在兵乱中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艰难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习。1950年张金哲首先在国内北大医院创建了小儿外科,成为中国小儿外科重要创始人之一。

1949年是个新旧交替的年份,对张金哲来说也是一个选择的年份,他选择留在了北京,觉得只有留下来才能实现自己的“良医”愿望。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会“丹尼斯·布朗(Denis Brown)金奖”,该奖被国际小儿外科界视为“诺贝尔奖”,在中国他是唯一获奖者。正是由于他和老一辈儿外科开括者的努力及同道的艰苦奋斗,才使得中国小儿外科的工作成绩被中国科学界和国际小儿外科界的认可与褒奖。

从医60年来,张金哲为万余名儿童操刀手术,发明改进了50余项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

“如果小儿呼吸停止了,按正规抢救方法必须有喉镜等抢救设备才能进行气管插管,但抢救现场往往没有现成的设备,我就用手指压舌,将管子插入小儿的气管。遇到小儿心脏停止跳动,心脏按摩是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但小儿特别是婴儿的心脏小,肋骨脆嫩,一般按摩手法无法奏效。如果在剑突下切一小口,一只手指摸到心脏后,另一只手指在胸壁外,两只手指进行按摩,就非常有效。”张金哲向记者介绍自己摸索出的临床急救的简便方法时说,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自主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而除此之外,张金哲发明的用于巨结肠手术治疗的“张氏钳”,使无肛门手术避免开腹的“张氏膜”,以及胆道再造手术防返流的“张氏瓣”,在特殊时的历史时期,都对临床起到了重大影响。其中“张氏膜”和“张氏钳”的发明,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早运用不开腹、不造瘘直接做肛肠拖出手术的国家。

然而,张金哲并不喜欢“发明”这个词。“发明是申请专利的,我所做的就是推广,让它们被更多的人应用起来。所以这些器械和方法均是‘版权无有,欢迎翻印’。”老先生幽默地说。

张金哲常说:“好的儿科大夫必然是热爱孩子的大夫。”他不仅从治疗方面为患儿着想,而且从预后、经济承受能力方面设身处地为患儿着想。他认为如能用最简便的方法、最便宜的药治好孩子的病,那才是好样的大夫。

张金哲平素看病,白大褂上衣口袋里总装着很多打印好的小纸条,每张便条上清楚地写着一种病的症状、治疗要点、注意事项,帮助患儿家长更好的了解疾病知识。“我把这些症状印成小纸条,说明很多人都有这种症状,就说明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张金哲说,这种做法既让家长更加信任医生,也增加了家长的信心。

身为儿科医生,怎样让小儿乖乖地看病,还要多亏张金哲随身携带的“小玩具”.老先生的口袋里经常装着一个耳镜,不是用来看病,而是用来变戏法。

老先生身手利索的用耳镜变了一个戏法。“一般孩子都会对这个耳镜感兴趣,我就会说,你玩会儿这个耳镜,让我‘玩会儿’你的肚子。”张金哲说。

提起张金哲,让大多数人交口称赞的不仅仅是他的外科手术成就,还有他在医德方面的表率。“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更是张金哲院士的人生写照。

针对当下的医患关系,张金哲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过医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加强自我修养来缓解医患矛盾。“做医生最大的医德就是尽心尽力把病人的病治好,医生不管水平多高,也要牢记自己永远是个服务者。”

大部分人到了九十高龄,想的只是如何安度晚年的幸福生活,但张金哲想的从来都不是自己,而是小儿外科,而是受病痛折磨的患儿。人生永远都是逗号,也就永无止境。

相关资讯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汤以恒 执业药师 药学专业知识二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学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