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答疑周刊》2016年8期
【临床检验基础】
【问题】PLT增高的临床意义
【解答】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临床化学】
【问题】肾小球的滤过屏障是什么?
【解答】
肾小球滤过屏障从里向外由三层构成:
①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上有许多直径50-100nm的小孔,称为窗孔(fenestration)。水、各种溶质以及大分子蛋白质可以自由通过窗孔;但可以阻止血细胞通过,起到血细胞屏障的作用。
②中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呈微纤维网状结构。血浆中较大分子物质,如蛋白不能通过基膜。基膜是肾小球防止大分子蛋白质滤过的主要屏障。
③外层是肾小球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具有足突,相互交错的足突之间形成裂隙。裂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隔膜(filtrationslitmembrane),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它可以阻止由内、中两层滤出的大分子蛋白通过,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共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膜上大小不同的滤过孔道,只能使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而有效半径较大的物质只能通过较大的孔道,一般来说,有效半径小于1.8nm的物质,都可以被完全滤过。有效半径大于3.6nm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白蛋白(分子量约69000)则几乎完全不能滤过。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临床血液学检验】
【问题】黄骨髓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
黄骨髓:含大量脂肪组织。没有直接造血的功能。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只存在于成人长骨骨干的骨髓腔内。
在患某种贫血症时,黄骨髓可重新转化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红骨髓仅保留于头骨、胸骨、锁骨、肋骨、脊柱、骨盆。
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始祖细胞。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可以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液循环中,不会因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损坏造血功能。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临床化学】
【问题】细胞內液和细胞外液的区别是什么?
【解答】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组织液的成分
①水:含量最多。如血浆中含90%~92%的水。
②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③无机离子:Na+、Cl-、K+、Ca2+、HCO3-、HPO42-等。
④有机化合物: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⑤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
⑥细胞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血浆的成分
(1)水和无机盐。
(2)血浆蛋白:如纤维蛋白原,抗体等。
(3)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4)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5)经血液运输的各种激素。
(6)电解质:血浆中的电解质由阳、阴离子组成。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体液。
组成成分:小分子的水、无机离子,中等分子的脂类、氨基酸、核苷酸,大分子的蛋白质、核酸、脂蛋白、多糖
细胞内液中的各种功能酶在细胞外液中没有,如呼吸酶,解旋酶,转氨酶等等
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激素,抗体等在大多细胞的细胞内液中也没有
其实成分差不多,不过细胞内液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含量较多。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