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 > 医学万花筒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

2015-04-30 10:46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

严世芸,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上海市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上海市卫生改革与发展专家咨询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会长。为全国名中医继承班指导老师,上海市中医学术发展专家组组长。为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名誉客座教授,英国伦敦都市大学荣誉博士,任《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中医大百科全书养生卷》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编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为国家教育部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医史文献重点学科负责人。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中医药学术研究主要方向为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等。临床医药方面擅长中医内科,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为“海派丁氏内科传人严苍山流派”传承人,严世芸名医工作室或“全国先进名中医工作室”称号。主编各类专著二十余部,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自然、上海市哲社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二十余项。曾获国家图书奖辞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上海中医药科技奖著作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多次。

在教学方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对传统的中医基础课程进行分化、整合,形成了内涵清稀、科学合理的新的中医基础课程体系;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率先全面推行学分制教育管理制度,实现了多规格、多模式培养人才,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和实践了高等中医人才“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制度,建立临床基地网络和导师队伍,着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主动与各类综合性大学联合办学、办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地培养中医药的创新人才;以中医传统文化为抓手,努力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着力基地建设,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

主编多版国家统编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开创《中医学术史》课程,获卫生部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奖、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上海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多次。领衔多项国家级、上海市教育课题,发表教学方面论文二十余篇,专著五部。曾获国家级及上海市优秀教育成果奖、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史文献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医史文献重点学科负责人。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中医药学术研究主要方向为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等。临床医药方面擅长中医内科,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为“海派丁氏内科传人严苍山流派”传承人,严世芸名医工作室或“全国先进名中医工作室”称号。主编各类专著二十余部,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自然、上海市哲社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二十余项。曾获国家图书奖辞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上海中医药科技奖著作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多次。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