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周坤福:
周坤福,男,1960年4月出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汉族,副教授,基础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基础、免疫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 1954年10月15日,初名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后经江苏省中医学校,扩建为南京中医学院,199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发展至今已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
建校之初,学校为落实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和当时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积极挖掘、整理和编写了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和输送了以董建华、程莘农为代表的第一批师资,接受并培养了第一批外国中医留学生,诞生了承淡安、叶橘泉等一批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为新中国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半个世纪中,学校一贯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办学特色,始终如一地秉承“严谨治学”、“继承创新”的优良传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自身条件与办学潜力,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主动服务社会、地方经济及整个中医药行业发展需要,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现已建设成为隶属于江苏省政府的教学研究型重点高校。 总结,被李鹏同志誉为“当代《本草纲目》”。近年来,学校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来校视察的李岚清等领导人的充分肯定。系统总结,被李鹏同志誉为“当代《本草纲目》”。近年来,学校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来校视察的李岚清等领导人的充分肯定。总结,被李鹏同志誉为“当代《本草纲目》”。近年来,学校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来校视察的李岚清等领导人的充分肯定。系统总结,被李鹏同志誉为“当代《本草纲目》”。近年来,学校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来校视察的李岚清等领导人的充分肯定。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翰林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培训中心)等 12所学院;有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5个;有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常州市中医院、无锡市中医院、徐州市中医院、苏州市中医院和昆山市中医院共8所附属医院,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南京市鼓楼医院)1所;有教学医院近20所,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近100个,实现了万人大学的规模。学校拥有15个本科专业,30余个专业方向,涵盖医、管、理、工、经、文等多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建成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10余门省级以上优秀课程,温病学、中医儿科学还被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大批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不断涌现,综合办学实力稳步发展。
学校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是国家卫生部确定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临床药理基地、中国中医文献检索中心分中心;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基础学科理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首批获准接受和培养留学生及台湾地区学生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点、19个硕士点,博士点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所有二级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和主要学科专业的教授评审权;还是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具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学校还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首批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治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半个世纪以来,名家云集、人才辈出,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教授,他们作为一代儒医大家和高等中医药教育专家,一代代名师薪火相传,名师云集蔚然成景。近年来,我校又有 7人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3人被列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45人先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数十人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近百人先后进入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等人才培养梯队,为我校名师园地再添新锦。
学校学风浓郁,近三年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持续超过 80%,六级考试通过率达到30%左右,医学类毕业综合测定(含毕业论文)成绩优良率超过80%,非医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良率超过75%.在“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8项省级以上奖励。就业形势稳步发展,2004年,我校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7%,研究生就业率更是超过98%,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医药院校、政府机构和著名企事业单位的中坚骨干。招生工作稳步推进,今年学校新招普通本专科生3346人、硕士生361人、博士生90人,各类境外长期生约120人。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是江苏省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的挂靠单位。目前拥有 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点、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国家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科研成果硕果累累,近年来2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81项科研成果获得厅局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其中3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级奖。仅今年半年间全校就入闱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项目2项;通过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初审3项;申报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中华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中医药科技进步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论文论著奖6项;鉴定科技成果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国际连续出版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和江苏省一级期刊。学校图书馆是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分中心。由学校牵头编撰并担任总审定的《中华本草》,是对中医药几千年发展成就的系统
下一篇:郑州大学药学院研究生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