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 > 医学万花筒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中医药大学 博士

2015-03-19 11:31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中国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及“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院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学科为龙头的优势学科体系,重点学科的数量和专业覆盖面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2012年经教育部评估,我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全国排名第一,中药学学科全国排名第二。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相关学科前沿应用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相关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

二、培养类型

1、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术型学位;

2、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以培养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医学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专业学位。

三、招生规模

2015年我校预计招收博士研究生190名(其中包含本科直博计划、硕博连读计划、联合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计划”和“对口支援计划”),其中全校招收原委托培养类博士研究生不超过10名(中药学院不超过学院招生规模的5%)。

四、招生类别、修业年限和学费

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原委托培养类博士研究生学制为四年,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费为10000元/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费为12000元/年。

五、报考的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0年9月1日以后出生)。

5、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TOEFL成绩90分及以上(2年内有效);

(2)GRE成绩1200分及以上(旧),或成绩305分及以上(新),(5年内有效);

(3)国家英语六级考试425分及以上;

(4)国家日语四级考试合格(3年内有效);

(5)雅思成绩(A类)6分及以上(2年内有效);

(6)在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国外高等学校获得过学士以上学位。

6、考生必须具有硕士学位;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我校不接收以本科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单证,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否则报名无效(认证地址:北京语言大学学一楼116房间,咨询电话:82361045,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提供该中心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7、我校临床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类型,鼓励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报考我校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凡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博士研究生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

(2)统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应届毕业生(由培养单位提供培养类型证明,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3)已获得医学硕士科学学位人员或医学专业统招科学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

8、以同等学力方式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报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具备以上报考条件,还须提交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的影响因子0.3以上的学术论文(当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核心版;增刊、综述除外)。

9、拟报考原委托培养类的考生,只能报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要求在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及医学相关领域从事基础或临床研究,近两年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与拟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影响因子大于0.3,当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核心版;增刊、综述除外)2篇以上。

10、我校在职人员报考本校原委托培养类博士研究生,须持校人事处批准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申请表》,同时将该表复印件提交研招办后方可报考,否则报名无效。

11、按教育部要求,以下三类考生:①原委托培养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②拟报考原委托培养类或定向培养类别的考生③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按合同履行服务义务的在职人员考生,均须征得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可报考。如考生与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双方纠纷而影响报名考试和录取报到的,责任自负。

六、选拔方式

1、申请审核:报考我校中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实行“申请-审核制”。

2、入学考试:报考中药学院以外的其他考生需参加我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七、报名方法及时间

见《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报考说明》(附件1)

八、申请审核/考试时间

1、申请审核制(中药学院):

材料审核:2015年3月

复试:2015年4月,具体时间将提前在我办网站公布。

2、统一入学考试:

领取准考证:2015年3月6日

初试时间:2015年3月7-8日(拟定时间,如有调整会及时发布)。

九、考试方式和科目考试

(一)申请审核制(中药学院)

1、材料审核

由我校专家审核小组根据考生的学科背景、学术基础、硕士期间学业成绩,工作基础、综合能力、专家推荐、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等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2、确定复试名单

根据学科专业的招生要求,按一定比例确定复试名单。

3、复试

(1)复试实行百分制,复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内容包括:能力倾向测试占10%,由学校统一组织;专业英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笔试占30%,由学院组织(专业课笔试具体考试科目将于2014年12月在我办网站公布);专业面试及实验能力考核占60%,面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术潜力、英语水平等,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40分钟,包括考生PPT介绍自己基本情况20分钟,专家面试20分钟。实验能力考核具体内容由面试小组及报考导师决定。

(二)统一入学考试方式

1、初试

采用笔试形式,包括外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具体考试科目详见《201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2-3),我校参加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

2、复试安排将在2015年4月在网上公布。

3、跨学科门类考生需参加跨学科门类加试考核,考核形式和要求由研究生院在报名结束后公布,考试由研究生院在复试期间组织。

十、其他说明

(一)我校不提供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考试科目不指定参考书目。

(二)2015年我校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收博士研究生,实施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凡符合条件的报考者,可参照我校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报考。

(三)有关报名、资格审查、初试、复试及录取的相关事项将随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我校不再向考生寄发书面通知,请考生及时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四)拟录取为非定向博士研究生需将人事档案在开学报到前调入我校,否则取消录取或报到资格。其中外埠学生可自愿将户口在规定时间内迁移至我校集体户口。毕业后根据国家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双向选择就业;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不转人事档案和户口,毕业后一律回定向培养单位就业。我校与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及定向单位在录取前签订相关协议,协议书须于领取录取通知前交回,未按要求签订协议者,不予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考生与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及工作单位之间的各类责任关系,由考生本人与之协商处理,与招生单位无关。录取考生于2015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和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届时应届硕士研究生考取我校博士研究生若未能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六)我校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每年选拔优秀在读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联合培养,欢迎广大考生积极参与这一项目。详情请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中查询相关信息。

(七)2014年8月我校举办了全国中医药研究生创新发展暑期学校,选拔出的优秀学员若符合我校2015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初试成绩达到学校当年复试基本线,我办将结合考生申请材料,确认并公布名单后直接进入复试。

(八)我校研究生奖助政策请参见附件4.

(九)如遇国家相关政策调整,一律按新政策执行。

十、招生咨询

研究生院主页http://www.bucm.edu.cn/yanjiusheng

咨询电话:010-64287519/6502(入学考试方式咨询);

010-84738608(中药学院申请审核制咨询)

电子邮件:bucmbs@163.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地址: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34、236房间

邮政编码: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4年11月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