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藏药学历史沿革:
经历了千百年临床实践证明,以及历代藏医大师潜心钻研和经验总结,形成了疗效确切、独立完整的藏医药学体系。其中藏药学是藏医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疾病是消化不良,最原始的药是开水,最初的医疗者是拉苍巴”这说明了藏医学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从药学实践中开始的,虽然在以后的整个医学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和实践内容的侧重点,但是医学和药学的理论及实践方法是同一个根源。
其中藏药学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藏族人民开始在雪域高原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逐步学会了一些食物的医药性能,在医药的朦昧时期,就已经知道“有毒就有药”的道理,这就是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因中毒而导致某些病痛,从而发现药物的过程,这是药物知识的积累过程。
最早的医学著作《医学大典》和《无畏的武器》,由于早已遗佚,无从查考,但其中必然有药物方面的内容,当无疑问。现存最古的医著,公元八世纪上半叶成书 的《月王药珍》中,已经载有药物780种,其中植物药占一半以以,达440多种(占56.4%),动物药260多种(占33.3%),其余80种(占 10.2%)是矿物药。书中所载的药物,主要是结合疾病来论述的,也有一些专章专门讨论如五灵脂、硫磺以及粉剂、膏剂、汤剂等各种制剂及具体药物,也曾偶尔提到一点带理论的东西。但总地说来,当时的药物学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同一世纪下半叶的《四部医典》既是藏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作品,又是在藏药学方面打下坚实基础的经典著作。书中提到的药名,在1000种以上,对许多药物的来 源、质地、贵重珍宝药、石类药、土类药、木类药、精华类药、湿生常用的药物。这部古典著作还把药物按其治病的作用分成十七类,即治热性病药、治赤巴病药、 治血病药、治瘟疫热性培根病药、治隆病药、治寒性培根病药、治黄水病药、治虫病药、治腹泄药、治尿病药、催吐药、下泻药等。
在吐蕃王朝崩溃之后,西藏地区处在割据的混乱状态,此时,由古天竺输入一些医学,主要是寿命吠陀医学的“八支”,一些药学专著也相继出现。主要的代表作有《甘露精义八支密诀》、《药诊八支》、《甘露八部》、《草药大全》等等,其中药物的分类法大致仍然与〈四部医典〉的相差不远,只是在 内容方面做了一些充实。
此后的四个世纪,各个学派不仅在医学临床方面出现繁荣的景象,在藏药上更显出争鸣的重要意义。南方学派在用药习惯上善用清凉性药物,对药物的形态特征、 生活环境比较注意,他们还绘制了不少药物的形态挂图,对药方的配制,也提出不少意见。其代表著作如《千万个舍利》、《祖先口述》虽然不是药学专著,但其中有关药物的内容,都有独至的见解,尤其是后一部书,至今仍被藏医学家所推崇。北方学派则善于应用温热性药物,这与当地高原环境有关。这一派同样也绘有不少药物挂图,尤其是伦汀堆孜久美在绘图的技术方面,更为后世所推崇,成为其后成套系列的医学挂图的蓝本。他们还有不少有关药物方面的作品,如《珍宝图鉴》、《药方秘要》等。
十七世纪以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藏药由于理论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方面表现为彩色医药挂图的完成,其中药物学的内容十分丰富,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有些足以为鉴定药物之品种的依据;另一方面则是十九世纪问世的《晶珠本草》的著成。它可以说是集藏药学的大成,在藏药学发展史上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其所载的药物,共分十三类,二千二百九十四种。它对于统一药名、订正谬误、鉴别品种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理论性的问题,与每一种药物互相结合,使之具体化,使后世有所遵循,成为藏药学史上的重要典籍。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