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 > 医学万花筒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雨

2015-02-13 11:44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同时,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2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和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推广基地(北京)”。并且与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海军医学研究所、解放军302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辟和构建了军地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施杞:春风化雨的为师之道:

施杞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矢志岐黄。1957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六年制本科),毕业后留于龙华医院伤骨科工作,先后拜中医骨伤大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为师,系统学习中医骨伤科理论和石氏伤科经验,并吸取沪上伤科王子平、魏指薪等名家之所长,先后在瑞金医院骨科、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等进修。

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徐光启科技金奖等荣誉称号;曾担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等。现任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主席、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及整脊学分会名誉会长。

教育乃事业发展之根施杞教授强调“教育乃事业发展之根,人才乃事业兴旺之源”,为医学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地奋斗了50个春秋的他,始终秉承“于仁厚处用心,于术精处用功”的座右铭,并倡导“为人仁义宽厚,执业艰苦奋斗”,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继承创新,成为海内外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家。

施杞教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育才的本领”。50年来,他始终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出“引路、铺路、养路”的模式,善于做伯乐,甘于做人梯,勇于做基石。

首创“六结合培养模式”

施杞教授首创了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六结合培养模式”(中医与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医古文与外语结合,医药学与生物学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业务技术与组织管理结合),先后培养硕士112名,博士57名,指导博士后11名,高徒及学术继承人38名,其中86人成为学术骨干,在全国各地担任大学院长、系主任、三级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科主任等学科带头人,126人次先后获得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卫生部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级领军人才等人才基金和荣誉称号,并培养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六结合培养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并在2013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以学生为主体在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期间,施杞教授提出了建设“全国一流,世界著名”中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并实施了“三五系统工程”。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勇于改革,结合实际运用现代化管理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学校一切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努力在办学体制、机制、模式上改革创新,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全校教学、科研、医疗等业务整体推进,得到全面提升,创造了显著效益,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经国家教育部评审,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全国中医院校中最早获得“本科教育优秀学校”的高校,对促进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施杞教授长期投身在中医药教学、临床、科研一线,为中医事业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注入毕生精力,创立了“一体两翼,大鹏战略”教育思想体系。提出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应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医学知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具有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两翼”。

教育事业炽热之心从未动摇施杞教授对于教育事业的炽热之心并未因年龄的增长、岗位的变迁、外界的繁杂,而有丝毫的动摇、减退。1998年,施教授退出行政岗位之后,深受中医药事业感召,谢绝了香港大学高薪聘请,建设了一个高水平的“脊柱病研究所”,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培养一大批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兼备的中医学子,变“黑箱”为“白箱”,解开了中医药千年的奥秘。

2001年底,香港大学著名的骨科专家梁智仁院士听闻施杞教授团队发现了椎间盘退变的“三期变化规律”后,邀请施杞教授的学生到自己的实验室重复动物模型并验证中药疗效。于是,王拥军博士被派了过去,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系列药效学以及疗效机制研究,让梁教授完全相信了他们的实验。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脊柱病领域最高级别的期刊——美国SPINE.“恢复脊柱平衡”等学术思想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Spine主编 James N. Weinstein评价为:从生物化学和组织学改变方面证明了脊柱生物力学失衡,有助于理解人类椎间盘退变和软骨终板退变全过程。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打开了中医骨伤科学通向国际交流的大门。

潜心培养青年人才2003年,“脊柱病研究所”牌子刚刚挂上,施杞教授便带着自己的高足——王拥军博士北上,去争取“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当时,生命科学领域中最热门的是基因表达等前沿项目,中医药项目备受冷落,评委会大多数又都是西医专家,中医只有两个席位,要说服西医专家投票给中医项目,实属不易。对于外界的不解,师徒俩充耳不闻,通宵达旦做准备,精心修改答辩PPT,预设100个问题并精心准备答案,最终以高票通过,获得了115万元的科研经费,对刚刚成立的研究所来说,这笔费用无异于雪中送炭。

施杞教授先后选派19名博士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霍普金斯大学、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女王大学等进修学习,他们均以优异的成绩回国。2005年3月,王拥军教授在罗彻斯特大学完成了分子骨科学博士后研究,谢绝指导教授的善意挽留,又回到了他奋战过的脊柱病研究所。归国后,王拥军教授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2005年6月,王拥军教授和施杞教授一起准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答辩,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讨论准备,完善每一个标点,仅答辩幻灯就指导修改了18次,不断提升学术内涵,最终一举中标,成为中医骨伤学科第一人。

斐然成果让施杞教授看到了团队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希望。2006年,他毅然“让位”,三次向学校党委递交辞职报告,大力推荐王拥军教授接任所长职务,以进一步促进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先生为学科建设、为团队找到了理想的接班人,真正实现了“继绝学、开太平”,这大概也是为人师表的最高理想了。

如今,王拥军教授秉承“一体两翼”的理念,坚持“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发展了一支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创新团队,荣获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上海高校首批“创新团队”、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称号,并成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等多项殊荣。师徒二人在2007年共同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成为上海中医药界的一段佳话,共同为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开拓创新之道。

施杞教授的人文情怀、渊源学识及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教育界一致好评,2007年成为国家文化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荣获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施杞教授始终以柔和敦厚的处世之道,虚怀若谷的治学之道,殚精竭虑的行医之道,春风化雨的为师之道,在中医学这一领域坚守、传承与发扬着那千载不变的执着信念。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