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
武汉三镇中医沿袭传统从师授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均各遵所师,虽不存门户之争,但流派自成。在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上深有影响的流派,可分为经方、时方、温热、寒凉、攻下、滋阴、补土、综合等。能继承各流派学术精髓,且在治疗上显现特色的代表人物,经方派有清代的杨世泰,民国时的王和安、陆梦班、刘贡三、蒋玉伯等,他们用药精炼、法宗《伤寒》、《金匮》;时方派有清代的杨燮、杨恭甫,民国时期的冉雪峰、范筱村、谢汇东、毛鹤峰、胡书城、宋之祯、熊济川、杨树千、徐相恒、艾达珊、魏玉泉、李慕融等,其立方轻灵,随症加减,主次兼顾,疗效颇佳;温热派在清末民初以杨闻川、汪尚池、许慕韩著称,民国以后有陆真翘、陆继韩、戴中和、邹平阶、骆晴晖、叶小秋、黄坚白、洪和生、杨彤荪等,他们多崇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诸家之学,长于治疗春瘟、伤暑、湿温、冬瘟及麻疹等病;寒凉派代表人物有民国时的谢子年、吴烜平、他们据河间学派病机多火的理论,常用寒凉方药;攻下派有当代的黄纯古等,系据张子和的“邪不去则正不复”的理论,以攻下为法,方药多用大黄,攻积泻火,解毒去瘀;滋阴派以汪左泉、黄寿人为代表,按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用滋阴益肾的方法,药多清润;补土派有李好生等,皆据李东垣”土乃后天之本“的学说,多以调理脾胃为治疗法则;综合派有张梦侬、熊雨农、蒋洁尘、许晴暄等,他们善取各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古,随病应变,综合运用。
此外,针灸医师魏廷兰、杨济生、刘止安、陈铎、王瑞卿及擅长梅花针疗法的孙惠卿、骨伤专科徐占奎、按摩推拿科赵泽民医师等亦皆医技精湛,自成一家。
解放后,武汉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传授以国家统一编写的中医院校教材为基准,在中医药学会的指导下,各学术流派交流切磋,取长补短,把中医学术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古籍整理与著述 历代医家素重校注经典,探奧发微,阐释引述,使古籍不断地丰富发展,切合时用。对此,武汉中医有过较卓越的贡献。清代,江夏名医胥秉哲著《诊法精微》,熊廷燕著《全生篇》;汉阳唐裔潢著《保幼新书》、《痘疹慈航》,叶志诜著《神农本草经赞》;夏口张尚朴著《医学觉梦》,方昌瀛著《寄寰生笔记》,以及后来李兰生著《温病粹言》等,这些都是他们毕生学术钻研的心得和临床经验的总成,由于历经战乱原著尽失,只有书目可查。
民国初年,医籍整理和著述日趋寂寥,到1921年始见陆继韩在《中西医药杂志》上连续发表《温病概论》、《叶氏伏气篇释》、《温病分类及证治》等论文。继而冉雪峰刊出《温病鼠疫问题解决》、《霍乱与痧症鉴别及疗法》、《麻疹商榷正续篇》。此后,王和安著有《伤寒论注》,黄云樵著有《妇科辑要》。1935年,蒋玉伯编有《中国药物学集成》。1947年,张梦侬著有《诊断学纲要》。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中医医籍整理工作十分关注,一时著述纷呈,目类繁多。
继承传授类著术(教材、讲义)有蒋玉伯编著的《内科学讲义》、《妇科学讲义》,陆真翘参与编纂的全国中医学院(五院)试用教材,蒋树人主编、杨百茀、盛贯一参加编著的《金匮要略讲义》,陆真翘、曾少达、高省身合编的《中医护理概要》;武汉中医学院集体编著的《医经新编》,市卫生局编印的《医学三字经讲义》、《西医学习中医试用教材》,徐宜厚编著的《中医皮肤科诊疗学》,湖北中医学院参加的全国统编教材25种(其中担任主编的有《伤寒论》、《伤寒论讲义》、《中医妇科学》、《中医学概论》、《中医心理学》、《金匮要略讲义》,还有供中药专业用的《有机化学》、《制剂学》等)。
整理和研究类著述(译注,专著)有黄绳武撰著的《傅青主女科评论》,蒋玉伯撰著的《中医学术理论阐微》、《针灸疗法经穴证治备考》,李培生撰著的《柯氏伤寒论翼笺证》、《柯氏伤寒论附翼笺证》,李今庸撰著的《谈医心得》、《谈古医书随笔》和主编的《中医学辨证法简论》、《新编黄帝内经纲目》,杨百茀编著的《金匮集释》,钱远铭撰著的《李时珍研究》,叶国芝撰著的《柳选四家医案选评》,周选堂撰著的《时方歌括》、章真如撰著的《滋阴论》、《调气论》、《风火痰瘀论》、《肝胆论》、《中医养老论》,徐升阳撰著的《妇科析症举例》、《月经前后诸症》,熊魁悟撰著的《热病学》,朱曾柏撰著的《论中医痰病学》、《论中医内伤热病学》、《中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湖北中医学院编著的《金匮要略释义》、《中医控制学》、《医论医案荟萃》、《古今名方发微》、《养生保健集》、《李时珍和他的科学贡献》、《中医急诊手册》、《医古文评注》等。
临床验案类著述有蒋玉伯编著的《辨证论治概述》、《蒋玉伯医案》,张梦侬编著的《临证会要》,万济舫编著的《万济舫临证辑要》,徐宜厚编著的《单苍挂外科经验集》,潘新平编著的《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桂晓云编著的《中医临床案例》,武汉市卫生局主持编著的《黄寿人医镜》、《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老中医医药经验学术选编》、《武汉中药制用规范》、《武汉中药制用成方集》,湖北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内科证治精要》、《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药理学》等。中医工具书有黄青萍编著的《怎样查找中医文献》,黄绳武编著的《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分册》,樊润泉编著的《中医自学晋升考试指南》等。
1950—1985年,全市经出版局审定出版的中医专著(包括讲义)共143部。其中列为全国优秀书目展出的有9部,获奖4部,参加香港书展的20部,中西医结合专著8部。
继承名老中医(药)师 学术经验 民国时期,中医人员历遭排斥打击,到武汉解放时大都年迈体衰。50年代后期,中医已青黄不接,后继乏人。1960年,武汉市卫生局为抢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对 50岁以上的中医按年龄分组登记,据健康状况和学术造诣深浅排队,确定急需继承的名老中医(药)师名单,以两种方式对其学术经验进行抢救整理和继承。一是选派医学基础素质好,有临床经验的中、西医帮助老中医著书立说,整理病案,总结经验,并采用报告、座谈等形式介绍、交流。二是遴选年轻中、西医师拜老中医为师,采取 “一师一徒”、“一师多徒”或“多师一徒” 方式,跟临床、跟教学、跟写作、跟科研,进行学习继承;对个体开业的名老中医则动员其子女或门人与其订立师徒合同,制定教学规程,定时保质,包教保学,继承学术经验。
1962年,市卫生局决定急待继承的名老中医师有曾少达、熊济川、彭松波、鲁介民、黄慧慈、邵森林、黄寿人、单苍挂、刘达夫、王瑞卿、吴礼堂、洪和生、徐相恒、李敬恒、林聚五、黄平安、廖玉书、郭勉斋、涂云舫、陈铎、徐占奎、刘止安等22人;中药师有张高安、张琴楼、陈铨堂、黄协卿、吴润生、万启元、欧阳厚光、张仙臣、陈松山、陈仪琴、李润生、张芸卿、王树东、张大炎、吴洪、杨树堂、程海洲等17人。武汉医学院确定其急待继承的第一附属医院(今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中医师有朱师墨、夏幼周、李幼安、喻廉澄、刘伯衡、朱季霖、余策青等7人;第二附属医院(今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医师有蒋洁尘、黄云樵、宋之祯等3人。经确定师徒关系正式订立传授继承的,中医内科有市中医院黄寿人—彭启华、刘启哲,武汉市医学专科学校(原武汉中医学院)熊济川—余青萍,曾少达—聂天敏;针灸科有市中医医院王瑞卿—王永生;骨科有市中医医院刘达夫—沈银春、吴艳霞;中药有江汉区的万启元—李延铃、叶远铭、张美桂,黄协卿—张锡山、刘立民、范家照,吴润生—张永金、姚时秀;青山区的张仙臣—张才至;硚口区的陈松山—吴德政,欧阳厚光—耿绍敬;汉阳区的李润生—李统汉、杜春菊,张芸卿—朱本忠、刘南樵。
1963年12月,市卫生局由副局长陆真翘主持, 组织名老中医分期分批(每批3—5人)集中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进行临床经验整理工作。第一批由陆真翘带徒何彩照、管竟环,曾少达带徒赖文礼、曾庆春,黄慧慈带徒明方甫、姚康义,涂云舫带徒曹继新、蒋孝泽,李敬恒带徒谢韵权。
上一篇:广东医学院东莞药学
下一篇:山东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