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 > 医学万花筒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化工学院化学制药

2015-02-05 10:20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化工学院化学制药:

吉林化工学院院(系)介绍: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是在精细化工系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精细化工系成立于 1989 年,精细化工专业于当年首次招生。随着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专业数量增加,为适应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2000 年改称为制药与应用化学系, 2006 年根据学院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调整要求,更名为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经过十七年的发展壮大,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含精细化工方向和工业分析方向)、制药工程和药物制剂四个本科专业、五个专业方向。其中应用化学专业是于 2000 年由精细化工工专业改建而成的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学科力量较强;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化学专业是“十五”期间增设的新专业,制药工程专业于 2000 年、化学专业于 2004 年、药物制剂专业于 2005 实现招生。原精细化工学科为省重点建设学科,应用化学学科正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 2006 年 10 月学院本科生总人数为 1009 人,办学规模有很大提高。

学院下设院办公室、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两个管理工作部门,并设有化学系、应用化学系、制药工程系、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等四个系级单位,同时设有吉林化工学院与中国石油吉化研究院合办的校企共建的校级催化研究中心。

办学以来,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人员数为 41 名,其中专任教师数为 32 名,教辅人员数为 5 名,管理人员数为 4 名。现有专业人员中,教授 7 名,副教授(含高工、高级实验师) 18 名,高级职称人员占全系专业人员总数的 78.1 %.现有专业人员中:博士 3 名,占全系专业人员总数的 9.38 %,硕士 22 名,占全系专业人员总数的 68.7 %,硕士、博士学历人员占全系专业人员总数的 78.1 %,形成一支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实验室建筑面积为 8000m2 ,有仪器设备 (800 元以上 )431 台件,仪器设备总金额为 250.6 万元,基本满足本科生实验教学、毕业环节教学以及教师进行科研的基本要求。

学院现共开设 64 门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为 19 门,专业课为 24 门,实验课 15 门,其余为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学院积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研教改,注重教研教改项目实施。其中化学课群中的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为吉林省优秀课程;无机化学、结构化学、助剂化学与工艺学为学院优课程;药物化学等 5 门课程为本教学院级优秀课程。“十五”期间全院共立教研项目 10 项,通过省级教研项目鉴定验收 3 项,有 3 项成果获院教学成果奖, 1 项教研成果获吉林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学院的实验教学中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 1 人 / 组 , 专业课实验教学低于 4 人 / 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此外注重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现有实习教学基地 4 个,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完善的教学环境,给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学院积极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并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和济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十五”期间,全院教师积极开展工程应用性研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化学及仪器分析、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十五”期间,全院共立科研项目 65 项,其中国家 863 项目 1 项,省科技厅项目 4 项,省教育厅项目 7 项,吉林市科技局项目 1 项,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和吉化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项目 2 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其它科研奖 1 项;累计科研经费总额为 150 万元,推广各类科研成果和技术 2 项,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 225 篇,其中三大索引( SCI 、 EI 、 ISTP )收录 21 篇。

坚持贯彻落实学院“打造大学生德育品牌”的育人战略构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严格管理为手段,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强化思想品德修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院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已经培养千余名毕业生,他们分布在全国化工、制药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先后有多位获得省市杰出青年和各级劳模等荣誉称号,部分毕业生在企业担任厂、处级管理和技术干部,还有一批毕业生在国内外大学读完博士、硕士学位后成为科研院所及大学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表明,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上,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科研、设计和管理工作中表现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能力和适应性强、吃苦耐劳的鲜明特点,普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毕业生考研率始终保持 18 %以上, 2005 年的学生考研率达 29 %,就业率达到 100% . 2006 年考研率达到 37 %,就业率达到 99% ,展现出良好的育人质量。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