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医学生最先开始接触也最熟悉的一个病理反射,非“巴宾斯基征”莫属。那么这个巴宾斯基到底是谁?
巴宾斯基(JosephBabinski)(1857年11月17日~1932年10月29日)是波兰裔法国神经学家。准确的说,他不是一个天才,而是一个默默努力的人。就是下图这个大叔。
Babinski在1884从巴黎大学获得他的医学学位。之后他师从Charcot教授并成为了他最喜欢的学生。嗯,没错,他的老师就是“Charcot三联征”的这个Charcot!不能回忆起来Charcot三联征的同学请去面壁五分钟。
Babinski是巴黎大学的神经学教授。1896年在一次生物学会议上,他第一次发表了关于巴宾斯基征的报告。
当老师Charcot去世后,巴宾斯基拒绝参加任何学术竞赛,潜心学术,在神经学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就。他作为一个神经学家,并不是只立足于书本,而是在教学的空余时间,去医院亲自深入临床,并且花很长的时间投身到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中。他一生发表了200多篇的论文,得到了美国神经学协会的肯定和赞誉。
作为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和他一样都不是天才,也许临床工作非常辛苦,但是还是有这么多人坚守,相信也是对医学的一种信仰和坚定,只因为记得那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巴宾斯基征。
巴宾斯基征阳性是锥体束损害时最重要的体征。属于病理反射。
患者仰卧位,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左手握踝上部固定小腿,右手持钝尖的金属棒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指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正常出现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如出现拇趾背屈,其余四趾成扇形分开,称巴宾斯基征阳性。
异常结果:此征可出现于大脑皮质运动区及其向下投射的皮质脊髓束任何部位的损害;还可出现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熟睡、深度麻醉及癫痫大发作后。2岁以上的小儿和成年人出现此征有肯定的病理意义。此外,在鉴别器质性瘫痪与癔病性瘫痪时,此征阳性有重要价值。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