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 > 医学万花筒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天津中医药大学刘昌孝

2015-04-09 10:42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天津中医药大学刘昌孝:

1942年5月15日,刘昌孝生于一个只有三户人家的小山村—永兴县洋塘乡茶园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昌孝一家是个有11口人的大家,只有4亩水田,5亩山坡地。每年青黄不接就无米下锅,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 1949年秋,家乡解放,刘昌孝有了上学的机会,上了本地的小学。但是上学前放学后,放牛打猪草打柴仍然是他的必修课。没有过母爱的他,不知母亲的模样,衣服破了自己补,脏了自己洗,常是饥一餐饱一餐的。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做饭打开锅盖时,一条蛇从锅里钻出来,吓得他哭着跑出屋外。他上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原是一位私塾老师,小学一至四年级都在一间教室里,老师对他很好,他对老师也很尊重,老师很信任他。读了四年初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学校还发给他一张自制的“品学兼优”的奖状。父亲看了他的奖状十分高兴,亲友看了都说刘家出了个有学问的后代。初小毕业后,带着毕业证书来到离家10几里的学校板梁高小。

高小毕业后,他又先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永兴二中初中部和永兴一中高中部。经济困难时期,农村生活更是困难,草根树皮,好多能吃不能吃的东西都被用来填肚子,父亲由于食物中毒,于1960年6月突然离开了人世,当他得知这一噩耗后,一口气走了60里路,天黑才到家,可是由于天气炎热,父亲的遗体不能停放,叔叔及其他亲友已将父亲下葬,做儿子的没能最后见到父亲一面。

刘昌孝记得,在父亲离开人世前的一周,父亲还步行60里路,从小山村来到县城永兴一中看了在病中的他,父亲给他带去一罐酱菜和两元钱,然后又走回了家,都没有舍得花八角钱坐汽车。没想到这次就是父子的最后一次见面!父亲离开人世什么都没有给他留下,连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都没有。在参加高考填报考志愿时,他在第一志愿表的五个大学全填了北京的大学,最后他被北京医学院录取,成为他们中学当年第一位被录取的学生。

1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办了雷锋事迹展览,学院团委和系团总支组织同学参观这个展览会。在展览上刘昌孝看到了雷锋的成长过程,一个来自湖南农村的苦孩子,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使他受到教育和鼓舞。从此,他处处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助人为乐,做好人好事不留名。1965年春节过后,刘昌孝被留在北京实习。在北京的实习工作由他们的药剂课任课老师著名药剂学家何茂芝教授负责,他根据哮喘片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选了“影响片剂崩解时限的因素”作为研究课题。论文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后来被厂方采用,有利于本产品的生产和上市。何茂芝教授对他们的报告也给予肯定,这份研究报告刘昌孝院士至今还保留着。

艰难的历程 丰硕的成果1968年,早年留学归国的沈家祥院士带领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创新药物研究,其中就有刚刚大学毕业的刘昌孝,由刘昌孝担当抗肿瘤新药的药理研究,研究几种新药物的体内过程。因为是创新药物,国外也无相关报道,而在国内更没有先例。时年仅26岁的刘昌孝组织了3位科技人员开展药物体内过程研究,查阅了一些资料,建立了分析方法,用数学模型和动力学参数表达药物的体内动态变化无疑是一种挑战。做,没有现成的模型。一切从头摸索,最后可能失败;不做,不做本身就是失败。年轻气盛的刘昌孝牛劲上来了,大不了失败了从头再来。他与沈家祥一拍即合。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在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中,刘昌孝默默地开始了这项没有报酬,成败难以预料的工作。没有液相色谱仪,大量的生物样品进行层析柱分离,再用紫外分光仪测定;没有计算器,成千上万的密密麻麻的数据一个一个地笔算。1年后,其中的2个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国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因此揭开了序幕。说起这一段经历,刘昌孝避开谈论其中的艰苦,“当时大家忙着闹革命,我们想做一点研究还是很自由的。”他笑着说。

1973年,刘昌孝带着一床铺盖、一盏油灯,一摞稿纸和几本书来到了湖南洞口县太平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住在牛棚里,这牛棚名副其实,一头大水牛与刘昌孝同处一室,夜夜为伴,刘昌孝戏称自己身上的牛劲与大水牛很是相得益彰。每天白天劳动,到了晚上,大水牛招“蚊”引“蝇”,他只能躲在蚊帐中,点起煤油灯翻查资料,阅读书籍。回想自己从1968年开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刘昌孝有太多的体会和经验想告诉大家。把它写出来,即使各种科技刊物和图书出版社都不出版,以后也总会有机会让其他的研究者得知,从而对他们有所帮助。这念头转过之后,刘昌孝立即行动,开始书写,争分夺秒地利用晚上的宝贵时间。1974年,20多万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专著完成。之后,刘昌孝把它压在了箱底。1978年,全国人民盼来了科学的春天,刘昌孝也等到了专著的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从长沙前往邵阳的火车上,刘昌孝遇上了湖南科技出版社的向华明编辑,双方一见如故,向编辑提出为刘昌孝出版专著。经过两年的补充、审定和校对,1980年,国内第一本药物代谢动力学专著终于问世了。

1975年,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血吸虫病还在肆虐,锑剂的出现带来了治疗的革命,也带给患者希望。但是,人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锑剂可以治疗血吸虫病,但接受锑剂治疗患者需要住院一个多月,费用高达几百元,更重要的是,锑剂对患者的肝肾等多脏器有严重的毒副作用。这时,瑞士的一家公司正在研究一种新药,从它所公布的信息中,发觉它对血吸虫病有效。由沈院士负责组织合成后,刘昌孝组织进行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研究,提出低剂量、短疗程、低费用的治疗方案,这无疑给当时以农民占主体的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随后,在湖南,湖北和四川3省完成数千万例病例的治疗,节约了超亿元的医疗费用。刘昌孝报道了该项研究后,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硝硫氰胺的英文命名,由刘昌孝所创,国际上沿用至今。

刘昌孝院士致力药物研究40余年,承担近30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近百个创新药物的药代研究。获得国家部省成果奖29项次,另获国际奖5项。发表论文240余篇,中英文专著15本。正如刘昌孝院士所说“当选院士只是对过去的肯定,而应作为新起点,继续努力奉献才能不愧于最高的学术称号”。2003年他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专门研究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发挥以药代动力学研究为主线的优势。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地方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前沿课题的研究。

最近,刘昌孝院士与王永炎院士等10多位专家牵头提出的《国家重大专项计划项目建议书》中,刘昌孝院士等建议国家重大专项研究计划项目设立“基于代谢经学的中药现代研究”的专项,认为国内已基本具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药的知识、人才、仪器和国内外广泛合作的基础,目前正是我国使用代谢组学这门新兴的学科技术解决中药现代化,对人民生活质量和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的科学问题的大好时机。

刘昌孝院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肩负起造福人民的神圣使命,释放着一位科学工作者对祖国药物事业的满腔热情。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刘昌孝院士,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不戚戚于个人得失,唯孜孜于真理和学术,他的生命力、创造力,正迸射出灿烂的光华。

而今,他仍然在实践着、求索着、收获着、成功着……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