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 > 医学万花筒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药理学第二章内容介绍

2015-08-17 11:47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药理学第二章内容介绍:

药理学与西医药理学相对应的是中药学方剂学。传统意义上中医对药物作用机理与药效的解释依赖与临床经验与理性推断,而西医对对药物作用机理与药效的解释由实验研究所证实。近年中药药理学的兴起对深入认识中药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中医现代化过程中最容易被西医和国外学者所认同的领域。

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是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的具体体现。除了中药有毒和无毒的部分指中药的不良反应并与西医毒理学有一定关系外,其它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均是中药学所特有的理论。

四气指中药分别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理特征,其中,温、热属于一类,用于治疗寒证,寒、凉属于一类,用于治疗热证,寒、热属于药物作用强烈者,温、凉寒、凉属于属于药物作用温和者。现代研究认为:热证病人常见中枢兴奋的症状。相反,寒证病人表现为中枢受抑;寒证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的功能亢进,热证证病人的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的功能亢进。寒证证病人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热证证病人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亢进或节律紊乱;寒证或阳虚证病人基础代谢偏低,热症或阴虚证病人基础代谢偏高。温、热与寒、凉分别能纠正寒证与热证的这些病理改变。

近年来一些学者试图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将西医作出类似的划分,并在中医理论下指导使用。例如,抗菌素治疗以发热为主的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而细菌感染性疾病以红、肿、热、痛为临床特征,在中医多属热证的范畴,因而抗菌素属于寒凉药。再如皮质激素、雄激素、妊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兴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因而属于温热药。虽然上述领域的研究尚不深入,但却有助于中西医的比较、交流与沟通,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中药五味是指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同时也是味道和功效的概括和总结。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具有健胃、化湿、开窍、行气等功效;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与鞣质,具有止泻、止血、治疗烧伤、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作用;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具有补益五脏气、血、阴、阳之不足,能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苦味药含生物碱和苷类,具有抗菌、抗炎、解热、利胆、泻下等作用;咸味药主要含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具有化痰、软坚的功效。

升降浮沉与归经指中药的不同方向(或者说趋势、部位)与器官,即中药的药效呈现对机体器官、部位的作用选择性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均呈现在体内器官部位分布的不均一性。升浮药具有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功效,具有清热、泻下、利水、降逆、平喘、潜阳等作用的药物则为沉降药。升浮药大多为辛、甘味,属温热性;沉降药大多为酸、苦、咸味,属寒凉性。通过炮制也可改变药物的特性,如酒制提升、盐制润下、姜制则散、酸炒则敛等。归经与中药的药理作用有关,而且这种关系基本上与中医对脏腑功能的理解相一致。归经也与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内分布与代谢有关,而且这种关系基本上与中医对脏腑功能的理解相一致。

与西医不同,中医治疗疾病通常是多药联合应用,这导致中医对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同与制约)有着深入的认识,进而发展形成一门独特的学科——方剂学。虽然西医也认识到不同药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与毒副反应,但西医在此领域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在西医学中,肿瘤学科对化疗方案的制定特别强调联合化疗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但与中医的方剂学相比,其对药物配伍关系的认识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

为什么中医特别强调药物的配伍使用而西医却没有发展出方剂学呢?这与中西药物的药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医学.教育网整理西药大多数是化学合成药物,其机理通常是首先发现针对某种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先导化合物,再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合成大量的化合物(可以达到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从中选择最优的化合物开发成新药。已有的药物也不断经过结构改造更新换代,使得单一药物的药理活性不断增强,其疗效已与最初的先导化合物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西医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使用单一或者简单几种(通常是两种到三种)药物治疗疾病,因而很难发展出方剂学。西医所谓的先导化合物,其中一部分就是来自植物或其他天然药物。所以通常中药的有效成分都相当于西医所谓的未经结构改造的先导化合物,其治疗强度相对较低,需要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由于中医治疗有个体化的特点,同一疾病往往可以区分为几种不同的证型,并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个别药物进行调整(随症加减),这就要求药物必须联合应用,以适应患者不同的情况。另外,中药具有多靶点的特点,同一中药往往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多种功效,这就需要使用其他药物来调节该药物的功效,或增强其疗效,或增强/改变其靶向性(影响药物作用的靶点,如引经药物的使用或拮抗其毒副反应等,上述原因都导致了中医方剂学的产生。如引经药物的使用),或拮抗其毒副反应等,上述原因都导致了中医方剂学的产生。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