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 > 医学万花筒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伯华

2015-07-24 11:00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伯华:

张伯华,女,1955年2月生于山东济南。我国知名中医心理学专家。1983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获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自留校以来先后讲授医学心理学、思想品德、中医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治疗学、心理咨询学、健康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个体心理成长实务等课程。

山东中医药大学心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方向)学科带头人。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专家心理门诊。

1989年起义务为学生心理咨询,2000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门诊部面向社会开展临床心理服务。多年来,致力于临床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推进中医心理学发展,受到本学术领域较普遍关注。

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心理学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山东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中医心理学教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分会主任、山东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精神康复学会副主任、山东行为医学会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心理咨询师高级考评专家等。

2004年参加首届山东省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学术会议,2005年精神分析与叙事疗法培训班,2007年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并首届学术交流大会。2007年以来,先后出席全国性与国际性学术会议20余次。参加2006年、2010年、2011年世界中医心理学大会,作大会报告。2010年参加亚太心身医学大会,作大会报告。多次被邀请赴香港、日本、台湾等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并作专题报告医|学教|育网整理。2008年5月21日,于汶川地震之后赴四川绵阳、安县、陈家坝等地参与救援工作,返济后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爱心病房为灾区伤员做心理援助。

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对中医心理学研究及情志相关研究进行反思,提出中医心理学理论新构思想,并首次提出中医情志整合体概念及情志顺势心理治疗体系。熟悉中医情志疾病、各类神经症、青少年心理问题、女性心理问题、临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各类心身障碍,擅长中医药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相结合,对伴有心理行为障碍的疾病有较好疗效。

心理治疗方面的特点:能根据心理障碍的不同性质,灵活运用心理治疗。能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相结合,根据治疗对象的不同特点,灵活采取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或深层心理分析治疗。根据中医学正治、反治、平衡阴阳思想,创欲求调整法,根据中医祛邪扶正理论创中医特色表达性心理治疗,根据中医学取象比类思想创中医特色的投射性心理治疗。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理论、方法体系与风格。多年来,致力于临床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推进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推进中医心理学发展,受到本学术领域较普遍关注。

担任《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人、《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审稿人。

近年来发表中医心理学、心理学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4篇,近五年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5篇。出版著作24部,其中主编12部,专著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编1部;近五年出版(主编)著作6部。近五年各级科研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6项。先后获省级奖4项。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