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发展现状:
目前临床药学以其自身特点在医院日益显示出重要性。随着医改的深入,以药物提供为特点的传统药学工作模式逐渐向以药品为手段,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药学服务转变。我国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已有28年,但目前真正开展药学服务的医院屈指可数,都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近年来我们讨论更多的就是医院药学的重组,以及如何实践临床药师制度。
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开展的较早,初衷就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达到临床合理用药,所以药学服务比较细致,趋于个体化,如今已基本进入成熟阶段。
随着医改的深入,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药品集中招标后推出的药价顺价制的完善,势必会导致医疗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一场新的医院药学革命正悄然而至,这使得医院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将发生变化,主要任务将转变为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研究和指导合理用药将成为核心。目前,发展临床药学还需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药学服务专业化药学服务是一种实践,不应仅停留在理论上,应实施到临床实践中。无论从预防性、治疗性、恢复性,还是从住院患者、门诊患者、急诊患者,药学服务都要直接面向需服务人群,要渗透到日常工作和医疗行为的每个环节医学|教育网整理。药学服务的专业化、个体化要求临床药师要从传统的调剂工作转向临床合理用药,从保证药品供应转向药学技术服务,如,参与医师查房、为特殊患者建立药历、进行药物多方面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测定J、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以及合理化用药监督等。药学服务的专业化、全面化、系统化要求医师、药师、护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医疗服务,既为患者个人服务,又为全民健康服务。药学服务的专业化应注意:
提高临床药师素质:临床药学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临床药师不仅拥有扎实的药学理论知识、药学实践知识、临床知识、一定的计算机技能,还必须具有与患者及医护人员沟通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药学服务,临床药师要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同时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必要的,能够及时发现临床用药问题,这就为临床药师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改进培养方式:我国目前仅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统一的规范,培养出的人才能否融入医院药学还是个未知数,目前我们面临重重困难,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医院也应转变观念,要让药师与医师同时在临床科室进行培养,参与临床用药,这样既有助于药师的培养,又有助于药师同医护人员的交流,这就需要临床科室的配合,更需要药学人员自身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推进临床药学工作。
临床药师的继续教育:对于取得临床药学资格的药师要注意继续教育,系统讨论、定期总结、学术交流等形式足目前临床药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模式。长期接受系统的继续教育,掌握当前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及趋势,可以有效地提高在职药师水平。
开展临床药学存在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大多数医院“重医轻药”的问题很严重,只重视Il缶床检查及治疗过程,忽视了临床药师的重要性。
对药学学科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严重投入不足,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所必备的设施条件达不到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临床药学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发展临床药学。由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只是规定了药学技术人员在处方审核、调剂、调配方面的权利义务,缺乏强制性。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临床药学的宗旨是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减少不良反应,它是连接医学与药学发展的桥梁医学|教育网整理。在我国至少有10%的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也相当严重,我国50%以上的聋哑儿童是由于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引起的,因此,合理用药已引起社会及l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药师自身条件的不足:我国药师学历普遍较低,临床知识及技能缺乏,与医护人员及患者沟通少,这些都不利于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目前美国的临床药师均为药学博士,药师与医护人员共同分析和解决药学相关问题,并且与患者沟通紧密。除了药师自身原因外,药师在医院中的地位、待遇、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势必影响工作热情,不利于临床药学的开展。
患者及社会对药师的态度:我国的医疗传统使患者缺乏对临床药师的认识,在临床用药上过分依赖于医生而忽略了药师,甚至不理解、不相信药师,所以我国临床药师的发展还很艰巨,这种思想的转变需要我们药师耐心讲解、耐心指导,最好的办法就是普及用药咨询服务医学|教育网整理。用药咨询服务是应用药师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包括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药品不良反应等)直接面向广大群众,让社会知道临床药师的存在,逐渐了解临床药师的价值。
专职药师及信息规范的设置:专职药师是按医院科室把临床药师具体划分,这有利于临床药师深入地掌握本专科的药学知识,给临床用药提供更具体、更细致的药学咨询。同时应将药物的规格、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药理作用、配伍禁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注意事项在网上公布,供药师们相互交流,这不仅可以减轻药师的工作量,还可以提高疗效。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