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医改办21日召开的《广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广西将着力在5项制度建设和广西特色医改上取得新突破。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广西深化医改的目标是,到2020年,覆盖全区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每个居民拥有一份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功能完备的智能健康卡。30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券基本建成。基本医保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比2015年提高0.6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下降到7.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9.5‰以下。群众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8%左右。
《规划》强调,“十三五”期间,广西要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制度建设和广西特色医改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2017年在全区14个设区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2020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完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017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60%,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农村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乡村医生,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力争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万名全科医生,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
二是健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到2017年全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到2020年基本符合广西实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力争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全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力争下降到10%以下,到2020年增长幅度稳定在合理水平。
三是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逐步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到2020年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建立医保基金调剂平衡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覆盖。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继续资助低保家庭成员、特困人员、孤儿、城乡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及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到80%以上。
四是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加强价格管理,建立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索机制,形成1家年销售额超过100亿以上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占批发市场总额的90%以上。加强自治区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建设,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
五是健全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体制。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到2020年医学和法学的专业人员不少于85%.建立健全公立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到2020年所有设区市全部建成信息公开平台,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检查实现100%覆盖。
六是继续推进广西特色医改工作。深入实施新一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使接受规范随访服务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85%以上,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区域源头有效管控。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和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到2020年每万人口中医民族医床位数达到5.5张,每万人口中医民族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6人,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7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能力。
七是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评价机制。到2020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三个全面达标”,到2018年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床位配置达到每千人口1.25张;到2020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含县改区)床位配置达到每千人口1.8张;群众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