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乡村的第55年 乡医李国泰和他的两间卫生所
江西于都县岭背镇小禾溪村,有两间卫生所,74岁乡村医生李国泰是两间卫生所唯一的主人,也是55年来,这座上千人居住的老村里唯一的医生。
江西于都县岭背镇小禾溪村,有两间卫生所,74岁乡村医生李国泰是两间卫生所唯一的主人,也是55年来,这座上千人居住的老村里唯一的医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确定了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乡镇卫生院将26个字的标语刷在了墙面上,“党和政府那时说医疗要面向工农兵,要为最基层的群众服务。”李国泰从1964年进入卫生院学医开始,把这句话记了一辈子。
两间卫生所
当雨水暂停的时候,三月中旬的于都气温达到27℃左右,接近夏天。整个于都的桂花树有很多,走到村落里,总能嗅到桂花的暗香浮动。李国泰喜欢桂花,家里的老宅前,一棵桂花树是几十年前种下的。在村里的卫生所门前,还有他和孙子一起种下的桂花树。
李国泰的两间卫生所相距约有400米,一新一旧,一大一小。
大的那间是2019年于都县政府投资建设“八室一间”,设备齐全,同样配置的卫生室已经覆盖了于都县超300个村庄。小禾溪村的这间,建设在村小的边上,坐在卫生室里常会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卫生室的墙上挂满各种宣传科普的资料,还有村里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管理情况一览表,村医李国泰每天有一半多的时间在这度过。
小卫生所是李国泰在1983年自己建的,距离自家老宅非常近,卫生所面积不大,但观察室、治疗室、药房、门诊室、值班室,一应俱全。38年前,建这样一间卫生所花了李国泰全部家当。“好在当时的人工不贵,小工一天给1.2块的工钱,有人还不要钱,借点粮食就算了。”李国泰说,药房柜台的木质框架是自己做的,它们与卫生所的大门、橱柜一样,一直从近40年前沿用至今。
老宅边上的卫生所是李国泰1983年自费建起的。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推开大门,多数物件都有些年代感。墙上印有门诊工作制度的纸早就泛了黄,治疗室的门一推就吱吱作响,里面的木质抽屉带着斑驳,桌上的陶瓷托盘和铝制消毒盒也是上世纪的。大门是门面,前几年还被李国泰重新刷了漆,门框处因为实在找不到像样的木头,只好用一些方法以假乱真——李国泰将靠近门边的水泥墙也刷成了与门一样的颜色。
整个卫生所,只有大门上的福字和两边的春联显新。李国泰说,这是孙子新写的,左扇门靠近顶部的地方,还有尚未被完全抹去的一串粉笔数字,原本留的是李国泰自己的手机号码,“今年过节要贴福字,就把号码挡住了,右边这扇的号码是我后来又重新加上的。”
李医生
下午四点,村民秤秀来卫生室,进门喊了一声“李医生”,她气管炎的老毛病犯了,来找村医李国泰打一针林可霉素。记者问秤秀的年纪,老人记性不好,已不记得自己是哪年出生的。一旁的李国泰一边拿药,一边回答说是1936年,“当时她妈妈刚怀她的时候,她爸爸就去当红军了。”江西赣州于都,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85年前,8.6万红军从这里踏上漫漫征途,李国泰说于都当时有6.8万人参加红军,秤秀的父亲是其中之一。
李国泰说自己还给秤秀的妈妈看过病,“住在邻村,距离这里最少有5里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这些事儿,连85岁的秤秀都未必有印象,李国泰倒是都记得。他说不光是秤秀,村里这些老老少少的人,大大小小的病,他心里都记得。
1947年出生的李国泰,今年也已74岁。他肤黑,发白,尽管年轻时一米七五的身高算不上非常魁梧,但不驼背,脸又不瘦,所以看上去远比村里同龄的老人更挺拔一些。
卫生室门口停着的一辆摩托车是李国泰的。几十年前,村里没有像样的路,李国泰出诊靠的是双腿。后来有了路,单车开始派上用场。这辆摩托车是李国泰2001年买的,那是一辆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典的国产老摩托本田CG125,老人家平时很爱惜,足足骑了20年。大概是因为年纪长了,李国泰骑摩托车的速度不快,碰到老乡还要相互打个招呼,对方无论年纪大小,见到李国泰,也都会像秤秀一样,喊一声“李医生”。
迟到的破伤风针
“李医生”这个称呼被村民叫了55年。1965年的6月26日,毛主席指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也就是所有像李国泰这样年纪的医务工作者都记得的“六二六指示”。但与同时期大多数乡医不同,李国泰选择学医早在“六二六指示”之前,并与家族的一个意外有关。
老人向记者讲起自己的家族故事。父亲那一辈有兄弟四人,其中父亲是老师,三伯伯很会干农活儿,1962年,三伯伯在加工饲料时受伤,手背上有大面积的伤口。“当时村里没有医生,红药水都没有,只能用盐水洗一下,拿剪刀把一些皮剪掉。”再等一星期后,李国泰见到三伯伯时,对方已经讲不出话来,家人知道这是破伤风,“他见不得光,需要用黑纱布包住头。当时乡镇医院没有药,于都也没有,我们去了瑞金才看上病。”
破伤风针来得还是太迟了。李国泰眼见三伯伯抽搐,痉挛,牙关紧闭,最终去世。这件事过去快60年,那些画面带来的痛苦和震撼还是能跨越时空,让李国泰觉得心疼。一年多后李国泰初中毕业,父亲鼓励他去学医,“他说我们这个村子距离岭背镇的卫生院很远,父老乡亲有病有伤口,不能再没得看。”
“做好事”
1964年,李国泰进入镇上的岭背卫生院学习培训,在卫生院里,基础的护理工作都是由学徒工负责,除了打扫卫生和消毒,摔倒的、头破的、生小孩难产的,也都需要人帮忙。李国泰提到遇上过头皮要缝四十多针的病人,偶尔也要去帮着接生,“当时有时候生孩子还是需要下产钳的,我们男孩子力气大些,就需要帮忙去拉产钳。”
十七八岁的李国泰,自认为在乡镇卫生院见过一些大场面,但真到了村子里,却发现自己的本事似乎还没有什么资格向乡亲显示。“老百姓是不相信我的,比较年轻嘛,我那时候18岁走出来还是像小娃子一样,一般人家还是比较相信年纪大的医生,找不到就宁愿去烧香拜佛。”其实在医疗行业,即使是现在,年龄因素有时候仍然是造成医患不信任的因素之一。如何真正获得村里人的信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做好事”或许曾为许多赣南地区的乡村医生打开过关于信任的第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