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药箱,一背就是一生,一座大山,一守就是27载。二十余年来,他待病人如同亲人,用脚步丈量着脚下这片土地。他就是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迎龙村村医江宁。江宁今年49岁,行医已有27年,在乡村行医的道路上,他深刻诠释着“医者仁心”的个个感人故事。
待病人如亲人,用脚步丈量迎龙村的每寸土地
“江医生,我膝盖这两天开始疼,怕是风湿病又发作了。”在巴南区南泉街道迎龙村卫生室,几位身体抱恙的老人正在等着医生看病,负责整个迎龙村疾病治疗的是该村目前唯一的村医江宁。他安排村民们一一坐下,开始为他们诊病。
行医27年来,江宁都是兢兢业业,一直为村民的疾病治疗奔波。在村里,所有村民都对江宁赞不绝口。
迎龙村位于巴南区东北方向海拔700米的高山地区,距离巴南城区30多公里,辖区有300多户1000余人的常住人口,且村民居住分散,多以老年人为主。村里只有一间新田卫生室,而这间卫生室则设立在江宁家中的堂屋内。
早些年,村里的道路尚未完善,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不管是在白天或者深夜,只要遇到病人突发疾病需要治疗,江宁会立即步行前往病人家中,时间少则10多分钟,多则两三个小时。
多少年以来,只要村民有病痛,他都会背起药箱,匆匆赶上门。行医已有27年,他用脚,一步一步,日积月累,丈量了迎龙村的每一寸土地,和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摩托上的流动诊所,为村民送温暖
只要摩托轰鸣声在海拔700多米的巴南区迎龙村山间小道上响起,村民们都会习惯性地往路上望一望,因为他们知道,那个熟悉的身影又来了,他穿着白大褂,背着医药箱,骑着摩托车。多少年以来,这个熟悉的身影穿梭在迎龙村的田间地头、村舍农家,为困难群众送去健康,送去温暖。
5年前,江宁买了一辆摩托车代步。每当有群众需要上门问诊,江医生总是第一时间出诊,从此,迎龙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总能听那熟悉的摩托轰鸣声,看到摩托车上那个穿着白大褂,背着医药箱的熟悉身影。
“现在条件好了,出诊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节省很多,也能更快为病人给予治疗。”江宁说。
家住樵坪一处山腰的谢奶奶患有10多年的慢性支气管炎,她家距离新田卫生室有10多里山路。偶尔发病,谢奶奶会马上给江宁打电话,而江宁则会立即前往谢奶奶家给她治疗。“有的病人行动不便,接到他们的电话我都会立即出发,不能让他们等着我。”在江宁看来这些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有时候出诊地点较远,路过其他病人家时,江宁都会顺道去询问一番,查看病情是否有好转,病人是否按要求服药等,因此,江宁出诊常常就是半天。在迎龙村,大多病人都是老年人,且以慢病为主,江宁对他们的病情病类都了如指掌。有时候病人发病比较厉害,江宁会陪同转诊到南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治疗医生快速了解病人情况,以确诊控制病情。
“多亏有了江医生,不能我们怎么能好好地过到现在。”
在迎龙村黄金街道,70多岁的陈奶奶和两个儿子相依为命,大儿子50多岁,小儿子40多岁。不幸的是,两个儿子都是严重的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且常年被关在家里,身体素质极差。除此之外,陈奶奶还患有高血压,身体状况并不理想,日常生活靠着低保维持,家庭条件十分困难。
“这两个患者经常会乱吃东西,时不时会生病。不像正常人,你给他讲了不要乱吃东西,他们也不能理解。”对于这两个病人,江宁从来都是“上门服务”。由于家庭条件差,对于他们的医药费,江宁从来都只收一半,偶尔会有赊账,江宁都从来不会催。“他们家苦,有钱就给,没钱就等有钱的时候给,大家都是乡亲,治好病才是最重要的。”
60多岁的彭爷爷患有慢性胃炎和高血压,自家兄弟都在外打工,常年一个人居住;同时,彭爷爷是位聋哑人,靠着低保生活。由于不能说话,日常沟通只能靠比划。一开始接触彭爷爷时,江宁很苦恼,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常常看一次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因为患有胃炎,不能吃刺激性食物,而彭爷爷却特别爱吃辛辣食物、喝碳酸饮料。“可能一开始没有给他比划清楚,后来我又拿实物对照给他比划,让他清楚知道注意饮食。”江宁笑着说道。
慢慢地,对彭爷爷熟悉起来,江宁对他的病情也有很好的把握,比划沟通的时间也减少,治疗效果也有了提高。每次出诊或赶集遇到彭爷爷时,江宁都会对他悉心询问;有时遇到江宁出诊,上门看病的彭爷爷会在卫生室一直等到江宁回来。彭爷爷邻居说:“多亏有了江医生经常照顾,不然他这么个孤寡老人,怎么能好好地过到现在。”
同样,对于彭爷爷,江宁也是只收取一半医药费;实际上,所有江宁认为家庭困难的病人,都会对他们有这样的减半“优惠”。谈及对他们的优惠自己倒贴多少时,江宁说自己从来没有算过,也没想过去计算。能帮则帮是江宁对待每一位病人的不二准则。
用好政策帮扶,一如既往为村民服务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完善,江宁的卫生室也有了很多变化,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和帮助。
在卫生室内,有着一台多功能生理参数监测仪,通过它,可以进行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多项内容的检测。这是去年重庆为乡村医生集中统一配备的,有了它江宁为病人诊断方便了许多。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乡村医生诊疗能力,南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每月邀请市级医疗机构医师做培训,同时,江宁还能享受到政府每月发放的乡村医生补助、药品零差率补助和诊疗费补助,收入较以往有了提高,生活也得到改善。
有了好政策的帮扶,江宁更是全心全意为村里病人服务。在推行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积极配合南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在推行家庭医生服务签约中,江宁同南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医生何朝峰、公共卫生科唐经晶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走村串户,已完成签约126户,占应签约的70%,通过签约,本村居民接受健康服务更有保障,江医生提供给居民的服务更全面更高效。
接下来,江宁将继续推进家庭医生的签约工作,完成核定任务量。同时,借助南泉卫生中心提供的学习培训机会,提高自身能力,为村民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