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有关于职称英语改革的讨论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公开表示,对于部分职称系列将可不做职称外语要求。这意味着长期以来陷于停顿的职称英语改革终于开启了艰难改革的第一步。然而,职称英语往哪里改革?如何改革?却仍然是一个有待于深入讨论的问题。
当前对于职称英语制度的批评首先在于,部分行业英语使用率不高,职称英语成为实践意义不大的无用技艺,这使得职称英语的考核往往成为希望晋升职称者多余的负担。一些业内精英由于英语水平较低长期无法晋升职称,从而导致了部分专业人士强烈的不满。
其次,职称英语往往有利于年轻人,而不利于年龄较大、英语基础较差的中老年职工。许多中老年同志由于英语水平较差,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一日地倒在职称英语的门前,的确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同情。
此外,即便对于需要使用英语的行业来说,职称英语、俄语考试内容也往往远离了社会实践。考试仅仅是为了考而考,难以促进真实英语能力的提升。在很多时候,职业英语考试的确有异化为应试消费的趋势。
从目前的改革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人社部的动作的确是瞄准职业英语考试当前最广受诟病的几个弊端,然而坦率而言,这样的改革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不少问题,有不彻底的嫌疑。一些职业职称英语考试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答。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管部门与考试培训机构的利益共生关系已十分紧密。考不考试、怎么考试,考哪些内容,往往牵涉到相当一部分人的红利、灰利甚至黑利。这种利益链条的关键之处,在于职业英语考试背后的权力关系。
如果说为了保证考试的严肃性,需要国家力量予以介入,那么对于考试内容、考试科目等专业性内容,其决定权力无疑应该由相关的业内组织、专业人士来决定。如果行政机构始终把握着考试内容的决定权,那么考试与实践的脱节就将成为一个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改革不能只是做技术性的修补,应该打破职称英语考试的既得利益阶层。
职称英语考试本身存在的必要性,其实是一个亟待解决,却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哪些行业需要考英语,哪些行业不需要,由谁来判断,基于什么理由来判断,其实长久以来一直是一团浆糊。在许多行业里,的确不需要太高的英语水平,搞职称英语纯属“扰民”。
在许多行业里,英语则的确与专业水平密切相关,但是否有必要以职称英语考试的形式来验证,却同样值得质疑。在今天的社会中,有太多的英语水平测试,为什么不能利用已经有的考试资源来解决水平认证问题,何必非要单独增加一门考试科目。事实上相比于职称英语考试,GRE、雅思、托福乃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都要更加严格、公正和科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转型,职称评定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同样是一个必须重新审视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职称其实是一种资质的认定,它的好处是让从业者的信息更透明,它的坏处是通过对从业者的分级对劳动力市场设置了门槛,从而既限制了竞争,也阻碍了以市场竞争来实现对劳动者价值的评价。
职称的出现大致上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以一种直观的外在方式让相对人可以获得对主体专业能力的了解。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行业里,这种资质上的外观显示是非常必要的。最典型的莫过于与病人生死攸关的医疗行业,谁也不能承受用市场竞争来解决医疗能力高下的代价。
其二是为了解决竞争失灵的问题,在一些高度专业性的领域,竞争往往是不充分的,所以行政化、标准化的考试是相对合理的替代方案。问题在于,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充分发育和行政化专业体制的范围过大,我国的职称认定中,行政管的太多,市场管的太少。
这经常让职称与实际能力出现了相当大的落差,也让自由市场中劳动力的估值出现了更多的困难。要解决这种困难,关键在于要尽可能地让市场、社会来决定劳动者的等级。对于大多数的专业来讲,引入职称制度其实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市场的需求永远比职称这纸要重要的多。
上一篇:2017年职称英语还考吗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