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肿瘤:
(1)免疫组织化学在唾液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A.唇腺活检可用于诊断舍格伦综合征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腺体萎缩,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
B.淀粉酶应用于腺泡细胞癌与其他透明细胞性肿瘤之间的鉴别;
C.PATH检测出有线粒体而有助于含有大嗜酸粒细胞的鉴别诊断D.Calponin、S100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用于肌上皮细胞肿瘤的鉴别E.细胞角蛋白用于未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和其他肉瘤的鉴别
(2)多形性腺瘤:(来源于润管储备细胞)多形性腺瘤在唾液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大唾液腺主要发病于腮腺,小唾液腺以腭部多见。临**通常生长缓慢,形状不规则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包膜较完整;剖面灰白色,可见浅蓝色区及半透明胶冻样区,触之软硬不一,可活动。镜下细胞的类型多样,组织结构复杂,其基本结构为腺上皮、肌上皮、黏液、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五种,镜下多形性腺瘤的肌上皮细胞可分为浆细胞样、梭形、透明和上皮样四种形态。肿瘤的间质较少,纤维结缔组织常发生玻璃样变性。肿瘤的包膜大多完整,但厚薄不一,包膜内可见有肿瘤细胞侵入,少数部分包膜消失,这种表现多见于黏液样组织的表面和腭部多形性腺瘤的近黏膜侧。
(3)沃辛瘤(Warthin tumor):呈圆形或卵圆形,呈灰褐色或暗红色。囊内可有黏液样或乳汁样物溢出。肿瘤由上皮和淋巴间质构成。肿瘤形成较多的囊样腔隙,内有假复层排列的腺上皮衬覆,间质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并形成淋巴滤泡。肿瘤上皮细胞形成大小和形态不一的腺管或囊腔样结构,有乳头突入囊腔。囊腔内衬上皮由双层细胞构成,腔内侧细胞为胞质内含有嗜伊红颗粒的大嗜酸性粒细胞,多数位于腮腺下极。
(4)嗜酸性腺瘤:嗜酸性腺瘤光镜观察:细胞膜清晰,胞质丰富,内含大量的嗜伊红颗粒(线粒体)。有“明细胞”,“暗细胞”,含有嗜伊红颗粒的大嗜酸性粒细胞。肿瘤细胞磷钨酸苏木精(PTAH)染色阳性。当肿瘤以透明细胞为主时,称透明细胞大嗜酸性粒细胞瘤。
(5)基底细胞腺瘤:基底细胞腺瘤肉眼观察,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1~3cm,镜下见,肿瘤细胞为基底样细胞,细胞呈立方或柱状,边界不清楚,胞质较少,嗜伊红,细胞核较大,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梁状、管状和膜性结构,在这些肿瘤上皮结构基底部还存在肌上皮细胞。同一肿瘤中可以有一种以上的排列方式,通常以某种为主。基底细胞腺瘤为良性肿瘤,区域切除后很少复发。膜性型,排列成栅栏状,中央细胞较大,为多边形。
(6)恶性多形性腺瘤:长期存在的多形性腺瘤组织内如果在近期观察到出血、坏死、严重的玻璃样变性和钙化。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分为:①原位癌:仅见局限性恶性病变区,未浸润周围组织。②侵袭性癌:浸润周围组织。③癌肉瘤(真性恶性混合瘤):具有癌和肉瘤结构。④转移性良性多形性腺瘤:原发瘤和转移瘤均为良性。
(7)腺泡细胞癌:(含有润管储备细胞)腺泡细胞癌是唾液腺恶性上皮性肿瘤,构成肿瘤的细胞中至少部分肿瘤细胞含有酶原颗粒(α淀粉酶),呈浆液性腺泡细胞分化。镜下见肿瘤实质细胞特有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空泡样细胞、透明细胞和非特异性腺样细胞。
(8)黏液表皮样癌:(来源于排泄管储备细胞)粘液表皮样癌组织病理学上,肿瘤特征是存在有鳞状细胞、产粘液细胞和中间细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粘液细胞为立方状、柱状或杯状,常组成实性团块或衬里囊腔。粘液细胞可以是单层或复层覆盖在乳头表面而突入囊腔,呈粘液卡红或PAS染色阳性。高分化(低度恶性)型:黏液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主,中间细胞较少。②低分化(高度恶性)型:构成细胞主要是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粘液细胞低于10%③中分化(中度恶性)型:介于上述两型之间,粘液细胞大于10%.
(9)腺样囊性癌:腺样囊性癌常常沿神经浸润生长,生长缓慢,病期较长,肿瘤间质常常有玻璃样变,上皮成分稀少,又被称为圆柱瘤。肉眼见肿瘤呈圆形或结节状,平均直径约3cm.剖面为灰白色或浅褐色实性肿块,无包膜,光镜观察分为三种组织类型:①腺性(筛状)型、②管状型、③实性型。实性型通常比其他类型容易复发和早期转移,预后差。
(10)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又称为终末导管癌,小叶癌。主要发生于小唾液腺,约60%发生于腭部。中年以上女性稍多见。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偶见表面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出血或溃疡。光镜观察,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的特征是细胞形态的一致性、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及浸润性生长方式。该疾病明显的特征是不同病例或同一病例内组织结构的多形性。其中包括:小叶状结构、乳头或乳头囊状结构、筛状结构、条索状结构和小导管样结构。肿瘤边缘部细胞常呈单列形成“溪流”状。局部防域可见大嗜酸性粒细胞、透明细胞、鳞状细胞或黏液细胞。肿瘤细胞向邻近组织呈浸润性生长,可侵犯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