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执业中药师:《答疑周刊》2014年第23期
【中药学】
能行气、燥湿、发表的药是
A.化橘红
B.橘红
C.木香
D.佛手
E.陈皮
学员提问:不是化橘红吗?
答案与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橘红: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燥,温而升浮,入脾、肺经,温燥之性较陈皮为胜。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又发表散寒,主治痰湿或风寒咳嗽、湿阻中焦等。
【功效】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医学教育网原创]
化橘红:
【性能特点】本品辛香温燥,入肺、脾、胃经。善理气医|学教育网原|创散寒、燥湿化痰,兼消食。主治风寒咳嗽、喉痒痰多,兼食积者最宜。
【功效】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
【中药药剂学】
关于药物的排泄叙述正确的有
A.若药物只经肾小球滤过而没有肾小管的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则药物的肾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
B.主要经尿液、胆汁、唾液、汗腺、乳汁等途径排泄
C.肾小球每分钟可接受并滤过120ml血浆
D.肾小管的重吸收主要以被动转运为主
E.单位时间内肾脏清除的药物量,称肾清除率
学员提问:这些概念如何区分的开来?
答案与解析:本题正确答案是D
本题考查的排泄。
肾排泄
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以及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竞争性结合等可影响药物的肾排泄,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被肾小球滤过;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主要与药物的脂溶性、pKa、尿液的pH和尿量密切相关,通常脂溶性非解离型药物的重吸收多,尿量增加可降低尿液中药物浓度,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③肾小管分泌:肾小管分泌可使药物的肾排泄增加,这一过程是主动转运,有载体参与。由于载体缺乏高度特异性,一些阳离子药物之间或阴离子药物之间与载体发生的竞争抑制作用可影响药物的肾小管分泌,从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影响药物的肾小管分泌。[医学教育网原创]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中对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
A.有机农药
B.有机杂质
C.水分、灰分
D.黄曲霉毒素
E.重金属
学员提问:有害杂质到底包括哪些啊?
答案与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E。
属于中药的外源性有害物质及检测的内容,中药的外源性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的农药、黄曲霉素、二氧化硫等。[医学教育网原创]
【中药化学】
组成黄酮苷的单糖有
A.新橙皮糖
B.芸香糖
C.D-鼠李糖
D.D-木糖
E.D-葡萄糖
学员提问:鼠李糖为什么不选呢?
答案与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E。
单糖类: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及D-葡萄糖醛酸等;双糖类:槐糖(glc1—2glc)、龙胆二糖(glc1—6glc、芸香糖(rha1—6glc)、新橙皮糖(rha1—2glc)、刺槐二糖(rha1—6gal)等。
C选项属于双糖。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
实热证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扶正祛邪兼用
学员提问:老师,A怎么回事?
答案与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医|学教育网原|创。由于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性质是相符的,如寒病即见寒象、热病即见热象、虚病即见虚象、实病即见实象等,所以,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医学教育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