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答疑周刊》2015年10期
【问题】作ABO血型鉴定时为什么应加O型血清以防对A亚型误定型?
O型血清含有非O的所有抗体。A1亚型的红细胞上具有A1和A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A2亚型的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其血清中除含抗B抗体外,还有少量抗A1抗体。用O型血清和A的两个亚型红细胞进行反应,与O型血中的抗A1反应就是A1亚型。不反应就是A2亚型。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问题】骨髓活检的适应症有?
骨髓活检适应证:
1、多次抽吸取材失败;
2、为正确判定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及其病因;
3、可疑罹患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肉芽肿病、转移瘤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
4、骨髓活检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以及化疗是否达到真正完全缓解的判断有意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凡涂片已达完全缓解,但一步法双标本取材之活检切片内仍可检出白血性原始细胞簇,就应继续给予巩固化疗,只至切片内此种异常定位的白血性原始细胞簇消失为止;
5、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缓解后化疗及长期无病生存期间,应定期作骨髓一步法双标本取材,倘若涂片细胞计数未达复发标准,而切片内出现了异常原始细胞簇,提示已进入早期复发,应及时作在诱导处理;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应常规作骨髓活检,以测定患者属何种组织学亚型;
7、未正确判断骨髓铁贮存,尤其疑为贮铁降低或缺铁时,在骨髓活检切片上作铁染色较涂片为优;
8、对骨病本身和某些骨髓疾患,例如囊状纤维性骨炎、骨纤维发育异常症、变应性骨炎(Paget病)、骨软化症、骨髓疏松症和骨髓腔真菌感染等的诊断,骨髓活检也能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临床血液学检验】
下列属于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的是
A.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缺陷征
D.冷凝集素综合症
E.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正确答案】D
学员提问:不明白?
解析:凝集素综合征是由于自身反应性红细胞凝集及冷诱导因素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栓塞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冷凝集素主要为IgM抗体,这种冷抗体在31℃以下温度时能作用于自身的红细胞抗原而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凝集。当体表皮肤温度较低时,凝集的红细胞阻塞微循环而发生发绀,可伴有较轻的溶血。
符合溶血性贫血类疾病,一般从先天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所致蚕豆病,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等等)与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补体介导的溶血性贫血,感染相关性等等)。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有自身免疫性贫血,根据冷凝集素综合征的定义可知为自身免疫性的溶血,因此选D。其他选项为先天性遗传溶血性贫血。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临床血液学检验】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常见于哪种疾病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骨髓纤维化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化脓性链菌感染
【正确答案】B
学员提问:请解释一下?
解析:此处知识点是相对比较难的,但是必须是您要记住的,这里老师给您列举一些经常考试考到的,希望您能记住,记住这几个就差不多了。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值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NAP积分值上升到正常。类白血病反应时的NAP积分值明显增高,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甚至中性晚幼粒细胞也呈阳性反应。因此本法常用来鉴别慢粒和类白血病反应及是观察慢粒疗效的指标之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一般增高,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急粒和急淋的方法之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NAP积分值增高,当病情好转时,NAP积分值可下降,完全缓解时NAP活性可恢复到正常,因此本法对再障的诊断、疗效观察和估计病情均有一定意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NAP积分值减低,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之一;红细胞增多症的NAP积分值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NAP积分值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法可用来鉴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NAP积分值减低。③其他:红白血病的NAP积分值减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红血病等疾病的NAP积分值可增高;NAP积分值减低,也可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严重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家族性低磷酸酶血症。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临床免疫检验】
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抗原注射途径为B
A.静脉>皮下>肌肉>腹腔
B.静脉>腹腔>皮下、肌肉
C.腹腔>静脉>皮下、肌肉
D.皮下>肌肉>腹腔>静脉
【正确答案】B
学员提问:请解释一下。
解答:抗原方面的因素
①抗原的性质:能诱发免疫耐受性的抗原物质称为耐受原。主要耐受原有蛋白质、细菌或病毒抗原、半抗原和合成多肽。不易从体内清除的抗原比易被清除的抗原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在体内不易被代谢的耐受原可比易被代谢的耐受原维持免疫耐受性的时间长;
②抗原注入的途径和方式;最易诱发免疫耐受性是静脉注射,其次是腹腔注射,再次是皮下注射。口服一般不能诱发免疫耐受性。如在注射抗原时使用免疫佐剂,也不易引起免疫耐受性;
③抗原的剂量:影响诱发免疫耐受性的因素很多,难以定出固定的诱发量。一般认为中等剂量容易诱发免疫应答,而不易诱发免疫耐受性。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大剂量时比较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胸腺依赖性抗原用小剂量或大剂量均可诱发免疫耐受性。用大剂量抗原诱发的免疫耐受性称为高量免疫耐受性,用低剂量诱发的免疫耐受性称为低量免疫耐受性;
④决定簇的密度:决定簇的密度愈大,愈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与体液免疫功能相关的指标应除外
A.血清Ig水平
B.B细胞数量
C.淋巴细胞转化率
D.溶血空斑形成率
E.注射类毒素后体内扰毒素水平
【正确答案】C
学员提问:请解释一下。
解答:溶血空斑实验(plaqueformingcellassay,PFC)是体外检测B淋巴细胞抗体形成功能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将绵羊红细胞免疫的家兔或小鼠,取家兔淋巴结或小鼠脾细胞制成细胞悬液,与高浓度绵羊红细胞混合后加入琼脂糖凝胶中,其中每个释放溶血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在补体的参与下可溶解周围的绵羊红细胞,在周围形成一个可见的空斑,一个空斑代表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的数量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转化率:T淋巴细胞表面有多种受体,在体外培养中加入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促有丝分裂原的刺激下,细胞代谢和形态可发生一系列变化,如能转化成体积较大的原淋巴细胞。转化细胞数量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测定T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诊断细胞免疫缺陷病。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