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10个月男孩,诊断为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一周后,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2天又出现发热,搐搦,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选项:
A.脑膜炎复发
B.脑膜炎后遗症
C.脑脓肿
D.脑水肿
E.硬膜下积液
答案:
E
解析:
答复:本题选E。
约30%-60%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出现硬脑膜下积液,1岁以内的流杆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较多见。
其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
1、化脑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易进入硬膜下腔而形成积液。
2、在化脑的发病过程中,硬脑膜及脑组织表浅静脉发生炎性栓塞,尤其是以穿过硬膜下腔的桥静脉炎性栓塞的影响更大,可引起渗出或出血,局部渗透压增高,因此水分进入硬膜下腔形成积液。
临床表现:多发生在化脑起病后7-10后,临床特征是化脑积极治疗过程中体温不降,或退而复升;病程中出现进行性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头围增大等。
压力 外观 蛋白质 GLU CL 白细胞数
正常 0.69-1.96 清 0.2-.04 2.8-4.5 117-127 0-10×106/L
新生儿 新生儿 婴儿 婴儿 小婴儿
0.29-0.78 0.1-0.2 5.0 110-122 0-20
病毒性脑膜炎 正常或升高 多数清 轻度增加 正常 正常 正常-到数百,淋巴为主。
化脓性脑膜炎 升高 混浊 明显增加 减低 正常或降低 数百-数万,多核为主。
结核性脑膜炎 升高 不太清 增加 降低 降低 数十到数百,淋巴为主
阻塞时降低 毛玻璃 阻塞时
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