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呼吸、心跳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
目标:迅速有效的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和脑)的血流灌注和供氧
步骤分为:ABC
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B(breathing):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1.人工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
①判断呼吸:
Ⅰ.以耳靠近病人口鼻,感觉气流是否存在,观察胸廓是否起伏
Ⅱ.如胸廓无起伏也无气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②解除呼吸道梗阻
A、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
Ⅰ.舌后坠
Ⅱ.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呕吐物
Ⅲ.其他异物
B、解除气道梗阻方法
用仰头举颏法解除舌后坠梗阻
后期复苏中可用的方法:口咽或鼻咽通气道、食管堵塞通气道、气管内插管
C、人工呼吸方法
徒手人工呼吸:口对口(鼻),现场复苏
利用器械或呼吸器:后期复苏或复苏后处理
细节:
①病人无自主呼吸,先2次人工呼吸
②每次吸气时间应大于1秒
③口对口人工呼吸要领:每次深吸气时必须尽量多吸气,吹气时必须用力,可使吹出的气体中氧浓度达16%以上。
④应看到病人胸廓起伏.
⑤有心跳者:人工呼吸次数10~12次/分
⑥人工气道建立后,双人CPR时,通气频率8~10次/分
2.心脏按压
1)心脏停搏的三种类型
①心室停顿:心脏完全处于静止状态
②心室纤颤:心室呈不规则的蠕动而无射血能力
③电-机分离:心电图显示有心电活动,但无机械收缩和排血能力
2)呼吸循环骤停的判断
①病人神志忽然丧失
②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
③无自主呼吸
注:脑细胞耐受完全性缺血缺氧的时间是4~6分钟
心脏按压分为
A.胸外心脏按压
B.开胸心外按压
A.胸外心脏按压(7个要点!)
1.体位:病人必须平卧,背部置于硬物上
2.部位:胸骨下1/2处
3.姿势:
将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另一手掌根部覆于前者之上。
手指向上方跷起,两臂伸直,凭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胸骨加压。
4.幅度:胸骨下陷4~5cm
5.频率:100次/分
6.按压与松开时间比:1:1
7.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
已经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频率8~10次/分,可不考虑是否与心脏按压同步的问题。
心外按压有效的表现:
①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②监测呼气末CO2(ETCO2)分压更为可靠。
ETCO2升高:表明心排出量增加,肺和组织的灌注改善。
③瞳孔的变化只能作为复苏效果的参考,不能决定是否继续复苏。
瞳孔立即缩小并有对光反应者:预后较好。
胸外心脏按压并发症:肋骨骨折(常见),骨折可损伤内脏,引起穿孔、破裂、出血等
B.开胸心脏按压
开胸心脏按压的优点(与胸外心脏按压相比):
①更容易刺激自主心跳的恢复
②对CVP和颅内压的影响小,因而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灌注压和血流量,有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于自主循环恢复和脑细胞保护。
首选开胸按压的6种情况:
1.胸廓严重畸形
2.胸外伤引起的张力性气胸
3.多发性肋骨骨折
4.心包填塞
5.胸主动脉瘤破裂需立即进行体外循环者
6.心脏停搏时已行开胸手术者
胸外心脏按压超过10分钟效果不佳,具备开胸条件者,应采用开胸按压。
手术室内在胸外按压同时积极做开胸准备,胸外按压无效立即开胸按压。
补充:成人与儿童CPR的相同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