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术后体位和术后活动
小儿术后医嘱:包括诊断、施行的手术、监测方法、治疗措施等。
监测:脉搏、呼吸和血压。
要特别注意呼吸道梗阻、窒息、伤口出血和休克等的早期表现,并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体位和术后活动如下:
1.体位:根据麻醉及手术情况决定体位。
全麻未清醒: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为什么?使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吸入气管);
蛛网膜下腔麻醉:平卧或头低位12小时(为什么?防止脑脊液外渗导致头痛);
头颅手术后,如无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位;
颈胸手术后:高半坐位;
腹部手术后:低半坐位;
脊柱或臀部手术后:俯卧或仰卧位;
休克病人:应取下肢(床脚)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20°-30°的体位。
2.活动和起床
原则上应早期活动。
除外: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出血、极度衰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者和特殊固定、制动要求的病人外。
早期活动的优点:
①增加肺活量;
②减少肺部并发症;
③改善全身血循环;
④促进切口愈合;
⑤减少因下肢静脉瘀血而发生血栓形成;
⑥有利于肠道和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腹胀及尿潴留的发生。
上一篇: 小儿急性肝衰竭
下一篇: 小儿围手术期的手术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