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四肢血管损伤
概述
四肢血管损伤的危险性在于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丧失,严重者威胁病人生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降低死亡率和截肢率,可减少肢体因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四肢血管损伤近年来有增加趋势,约占创伤总数3%。常见原因有交通意外,枪弹利器,工业事故和医源性损伤等,可同时合并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损伤。血管损伤可分为完全断裂,部分撕裂,血管挫伤,血管受压,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前二项为开放伤,后四项为闭合伤。
临床表现
1.出血:开放性血管伤可引起外出血,喷射状鲜红血液为动脉出血,出血量大可引起休克;外溢状暗红色血为静脉出血;广泛性渗血为毛细血管出血。2.休克:大血管损伤可因大量失血而休克,闭合性血管伤大量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引起肿胀瘀血或流入胸腔,腹腔或盆腔引起内出血。3.肢痛:动脉损伤引起肢体急性缺血,组织缺氧,出现剧痛,缺血1-2小时后,肢体感觉麻木或消失,缺血4小时后肌肉麻痹,失去收缩功能。4.动脉损伤肢体远端搏动消失,皮肤苍白,皮温下降,肢体萎陷;静脉损伤则远端发绀或紫斑,皮温降低,严重肿胀。
诊断依据
1.具有外伤史;2.出现上述部分症状和体征。3.超声多普勒探查,血管造影等可显示血管损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
治疗原则
1.急救止血:应用包扎法,止血带法及手术止血,同时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止血药。2.输血,输液或血液扩容剂。3.血管清创探查,按具体伤情分别血管结扎,修补,吻合或血管移植等。微血管损伤需用显微外科技术和设备。4.因损伤肢体肿胀压迫血管即行筋膜间隙切开减压。5.血栓形成者行血管切开取栓。6.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可行血管修补或病段切除作血管移植修复。
用药原则
1.上述药物根据病情,病程选择应用。2.对肝素类药物,需严格按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调节剂量。同时注意各类药物副作用。
辅助检查
对疑难病例,有关鉴别诊断,血管损伤后期形成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选择有关检查。
疗效评价
治愈:伤口愈合。动脉博动正常,肢体回流恢复满意,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专家提示
血管损伤必须立即包扎止血送医院及时处理。对复杂的血管伤应由设备和技术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疗。大血管损伤,内出血均可引起休克而危及生命。合并重要器官损伤或有感染者预后差。血管修复或吻合不通可出现栓塞,肢体坏死。不完全通畅可引起缺血性神经损伤,感觉减退,皮肤肌肉萎缩。出汗障碍畸形,易受损伤及感染,功能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