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血象与骨髓象——职业病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资料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聚集,并可浸润全身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一)血象
白细胞可升高、正常或降低。超过100×109/L,称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有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低者可低于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外周血分类幼稚细胞增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二)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原始细胞≥30%,可出现裂孔现象。少数病人呈低增生性白血病。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常有形态异常,Auer小体见于ANL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伴有形态异常,如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可有凹陷、折叠、切迹及裂痕,核染色质呈泥浆状或咖啡色颗粒状,核仁大,胞质内有空泡,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类细胞称为副原始淋巴细胞或Rieder细胞,成熟淋巴细胞较少见。退化细胞明显增加,蓝细胞(涂抹细胞)多见,这是急淋的特征之一。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15-30m,外形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胞核略小,常偏向一侧,有的可见双核,核染色质疏松,有明显核仁1-3个,有的被颗粒遮盖而不清楚。胞质丰富,染蓝色 或灰色,含多量大小不等的嗜苯胺蓝颗粒,紫红色而密集,多分布于胞质的一端、核周围或遮盖胞核。有的胞质可分为内外两层,于细胞边缘部位的外胞质层颗粒稀少或无颗粒。有的胞质含短而粗的Auer小体,几条、十几条或几十条,可呈束状交叉排列,酷似柴捆样,称为“柴捆细胞”,是急非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