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直播公告
张钰琪 10月29日 19:00-21:00
详情张钰琪 9月23日 19:30-21:00
详情中医诊断学知识整理如下:
1.潮热
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阳明潮热。由于胃肠燥热内结,阳明经气旺于申时,正邪斗争剧烈,故在此时热势加重。
午后和夜间有低热者,称为午后或夜间潮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称为骨蒸发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
2.微热
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等症状者,多属气虚发热。
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症状者,多属血虚发热。
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状者,多属阴虚发热。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状者,多属气郁发热,亦称郁热。
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微热,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发热。
3.寒热往来
①寒热往来无定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②寒热往来有定时--常见于疟疾。
4. 战汗
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为正邪剧争所致。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提示邪去正复,疾病向愈;若汗出而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急疾,提示邪盛正衰,病情恶化。
5. 手足心汗
指手足心汗出的症状。手足心汗出最多,可因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热蒸迫津外泄;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而引起。
张钰琪 10月29日 19:00-21:00
详情张钰琪 9月23日 19:30-21:00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