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其他信息

中医论健康

2010-03-25 19:48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查分入口>> 查分答疑>> 晒分有礼>>
有奖征文>> 二试安排>> 好课8折起>>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在预防、养生保健、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最为珍贵,应审慎对待,尤其不可轻视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养生医学的宝典——《黄帝内经》

  追寻健康长寿是人类长久的梦想,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养生术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在古人撰写的《周易》、《老子》、《黄帝内经》等名文典籍中都可看到对养生保健的研究和解读,这些典籍以其蕴藏的奇特魅力,形成了一套完整可行的中医养生保健的独特理论体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种经过漫长时间积淀并得以验证的理论,是滋养我们人类健康永远不可缺少的源泉。

  《黄帝内经》中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同时揭示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

  这本书中所描述的两千多年前的酗酒、纵欲、追逐享乐、耗散精力、透支能量等生活方式,竟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知道如何调养身心达到健康百岁,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活到天年的又有多少?这正所谓是知易行难,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懂得养生之道,更应该奉行养生之道。

  中医的生命观

  在地球上纷纭的生覆盖,人是生命之灵,秉天地阴阳之气生,受万物精华之所养。

  人类生命的过程是:生、长、壮、老、已。由生即灭,天地之正道,自然之法则,注定了人的生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健康快乐,有人疾病缠身,还有人半路夭亡,更有人享尽天年。究其原因,除衣、食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外,还要看人是否合乎自然,顺于四时,动静结合,调适情志。总之,一定要使自身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一个正常健康的生命,就是在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下产生、发展的。

  动态平衡是生命成长、发育的基础,生命健康的基础。

  中医的疾病观

  “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故偏阴偏阳谓之关。”《黄帝内经》中说:“阴阳平秘”,此乃生命健康存在的基础,一旦阴阳失衡,则人必病。

  阴平阳秘——阴阳偏盛——阴阳失衡——阴阳离绝

  这是生命由健康到疾病再到死亡的全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生命由平衡到失衡的动态过程。《内经》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即人的疾病就是肌体的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过程。

  “正”即正气,指人的抗病能力,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一种力量,同时也是体内正常功能的表现。

  “邪”即邪气,指过度的风、寒、暑、湿、燥、火等一切致病的因素。

  从病因来说,正气是指人体保持内外环境平衡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邪气则是指一切致病因素,如:异常气候、情志、饮食、劳倦等等。

  人体发生疾病,是“正邪相争”的反映;疾病康复的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双方抗争的过程。所以,中医的养生疗法就是强调改变双方力量的对比,使“正气恢复,邪气驱除”。

  中医的治疗观

  疾病既然是正邪交争的过程,那么一切治疗都应以扶助正气、驱逐邪气为主。

  现代医学采取的医学模式是对抗治疗的方法,它主要针对的是疾病本身,而不是以病人为本。在临床中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法。在把病毒细菌杀死的同时,人体的内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人的自愈能力同时也被削弱。由于只注重了人体局部的病变,而忽略了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忽略了各脏腑之间是相互依存又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在治疗中所使用的药物虽然起到了一时缓解疾病症状的作用,但同时其所带来的一些不良副作用也积存在了我们的体内。所以说现代医学虽然可以治疗疾病,但无法带来健康。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医学家托马斯。西登纳姆曾指出:“医生所能做到的最好事情是给人体以每一个能够发挥其自愈力的机会。”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21世纪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领域,而应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这标志着现代医学在观念上正在由过去以治疗为主向今天以预防为主发生转变。

  《黄帝内经》中早就提出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最好的医生善于治疗未形成的病,如果等到疾病已成再用药物治疗,就好像我们口渴了以后再去打井,为时晚矣。这就是“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的道理。

  中医是健康医学的代表,是以提高人的自愈能力、修复能力为目的的。重视预防、重视整体治疗和个性化的治疗,是中医学的特点。在人体机能渐渐衰老的时候,或者在急慢性病恢复时期,服用营养保健食品来弥补身体在生长、发育、衰老、疾病过程中所消耗的健康能量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选择和服用适合身体的保健品,可以补足正气,提高免疫,延缓衰老,抵抗疾病。

  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做到了“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品,又将食品赋予药性。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益寿延年。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药补理论为当前保健品可以维持身体健康、补充健康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医学理论依据。他在《千金药方》中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人生四十须服补药,五十岁以上四时勿缺补药,如此乃延年,得养生之术耳。”保健食品既可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又可用于病者的调理和无病者的强身。由此可见,科学的补充营养保健品是治已病、防未病,保证身体健康的必由之路。

  “补充营养保健食品”这一观念超越了有病吃药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不是让你对医学失去信心,而是让我们重新认识生命,走出健康的误区。在今天,我们应该把医学当成自己也可以学习的一门学问,将身体和疾病的管理权交给自己,只有懂得如何去管理健康,我们每一个人才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宰者。人的身体不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矿产,只有及时有效地补充正气,加注健康动力,才能够提高生命质量,健康长寿百年!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章浩 临床医师 《实践技能》 免费试听
    2024年医考庆功会

    张钰琪  9月13日 20:00-22:00

    详情
    公卫医师技能考前最后一课

    秦枫  06月14日 19:00-21:00

    详情
    免费资料
    医师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