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自然界相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双方是对立消长、互根互用,还能相互转化,这些作用维持着自然界的正常变化,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只有阴阳双方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才能使人的精神活动正常,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阴阳与睡眠息息相关,渗透到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有其节律,人体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节律。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的阳气,随气有消长出入的日节律运动。平旦时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阴气生发而由里出外,阳气渐长,人起床活动,中午时分人体阳气盛于外部,黄昏则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上床休息。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睡眠;阳气盛,阴气衰,则产生觉醒。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是由于人体阳气入里出表的运动来决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人的阴阳调和,血脉通利,故昼精而夜寐,夜晚有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白天精力充沛,思维敏捷。
科学研究也提供了人体的阴阳日节律的相关论证,以内分泌来说,即表现出阴阳日节律的变化,如人体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肾素、醛固酮、促性腺激素、睾酮等等白天分泌增加,夜间分泌降低;而甲状旁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血管升压素等夜间分泌增加,白天分泌下降。
现代睡眠学认为,睡眠与觉醒系统作用下,要使睡眠得以发生,力量相对较强的觉醒系统的活动应首先减弱,力量相对较弱的睡眠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以致进入睡眠。觉醒系统活动过强,或睡眠系统力量不足,则不能发生睡眠。觉醒系统活动增加,睡眠系统用作减弱,人就觉醒了。这种理论,与阴阳睡眠学说如出一辙,觉醒系统比类为阳,睡眠系统比类为阴,阴阳相互矛盾,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来完成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活动,这与阴阳理论异曲同工。可以说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病机。
总之,阴阳学说解释了中医睡眠的生理与病理,指导着中医对失眠的诊断、治疗和调养健康
上一条·解析阴阳
下一条·中医理论——阴阳和五行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