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液前病人的心理护理
创造良好的清洁的输液环境,会带给病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家庭般的温暖,从而缓解病人紧张情绪。积极的情绪如愉快、兴奋或充满信心的时候,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痛阈增高。卫生员打扫输液室卫生,用湿拖把清洁地面, 用湿布擦拭桌面,应尽力避免尘土飞扬。如地面有水、垃圾等应及时清理,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输液环境。
及时主动地与病人适当交谈,消除恐惧心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对于大多数患儿怕针头、怕痛,不配合治疗,可以通过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保持患儿最佳的心理状态以尽快配合穿刺。
帮助病人正确认识输液,护理人员首先要给病人以心理安慰,并主动交流,仔细询问病情,态度热情、耐心、和蔼,使用通俗易懂的医学用语,讲明病情,介绍输液的一般知识、治疗原则及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可以提高病人在输液治疗时的信心,在心理上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加速疾病的治愈。
2.输液过程中的心理、生理护理
作为一名护士必须掌握常用药的药理知识,注意配伍禁忌,尽可能避免过多药物联合静脉输注,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有条件的医院,护士应在计算机输入每组组合输液药物,运用计算机系统对该组输液药物有无配伍禁忌自动查验,确保用药安全性。为病人实施“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连贯性、程序化、全程护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输液中的心理、生理护理以及输液中的健康教育。
2.1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正确选择穿刺静脉,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成功率,是减少病人疼痛和心理顾虑的关键。目前药物使用经常推陈出新,短期内频繁更换,而且药物名称多样,护士应对新药的规格、剂量、性质和应用等完全掌握,按性质、病人特殊情况调节滴速。护士在输液时在病人床边通过询问病人的治疗、护理及生活情况等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在穿刺时,灵活运用希望法、注意转移法、遮挡法、开导法和鼓励法,使病人放松紧张情绪,消除恐惧心理。切忌拿起针才开始做心理护理。穿刺成功后调节好滴速,并且应主动向病人解释药物输液时间、间隔时间以及滴速快慢的影响,使病人或家属配合输液。
2.2 加强巡视,解决隐患
输液过程中要经常巡视,对于婴幼儿及心力衰竭患儿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8 gtt/min~10 gtt/min),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整体护理,对输入青霉素类药物的病人及无家属陪伴的老年人应重点巡视。由于个人爱好,有些老年人喜欢坐着输液,时间久了容易入睡,因此护士在巡视过程中应提醒老年人保暖,以防着凉,减少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病情较重的病人治疗护士应给予全程监护,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有无病情反应;对于输入抗生素类药物的病人,治疗护士必须在床边观察30 min,确定无异常情况方可定时观察。
2.3 减少输液渗漏
首先应注重输液渗漏的预防,通过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新拔针法,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熟悉注射速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密切观察病人输液情况,对输液渗漏者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其次,输液渗漏一旦发生,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根据引起的原因、药物的性质对血管组织损伤的程度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冷敷、封闭疗法等。
2.4 意外应急处理
输液时应避免液面过高或过低,过高不利于确定滴速,过低空气易入输液管内。当发现局部红肿并有疼痛感或注射处静脉走向出现红色索线,应停止局部输液或更换肢体,也可用中药金黄散外敷。输液后不明原因的发冷、发热,体温升高,严重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主治医生,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
3.健康教育
护士可以通过示范法或集体讨论法向病人传达一些输液的注意事项、所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常见病(主要结合病人所患疾病)的病因、预防、治疗、康复知识,也可在巡视病人、个别交谈时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有效地参与自己的治疗、护理活动以及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门诊输液病人的健康教育虽然时间短,但积少成多,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都有增效作用。
4.小结
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然而病人容易对输液产生恐惧和情绪紧张,因此门诊护理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也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语言亲切、表情和蔼地与病人沟通,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或生理伤害。加强门诊健康知识宣教,普及健康知识,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