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单的认识层面,我们已经知道乙烯中碳原子之间有两个成键。右图中的每一条线段表示一对共享电子。
事实上,乙烯的成键要比右图所显示出的有趣很多。
使用轨域的方式理解乙烯的成键
乙烯由氢原子(1s1)和碳原子(1s22s22px12py1)组成。
碳原子的未配对电子不足以形成那么多的成键,因此它需要把自己2s2中的一个电子跃迁到空2pz轨域中。无论与何种元素成键,碳原子都会在其成键时像这样跃迁电子。
重要!如果你感到理解得不是很清楚,那么你需要 先阅读 甲烷中的成键 这篇文章。
不过,乙烯中的碳原子没有像甲烷或乙烷中的碳原子那样与4个原子成键,它只与3个原子形成了共价键。当碳原子在成键之前杂化外层轨域时,它只杂化了3个轨域,而不是全部的4个轨域。杂化共使用了1个2s轨域和2个2p轨域,未使用的那个2p轨域不做任何改变。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新形成的轨域被称为sp2杂化轨域,因为它们演化自1个s轨域和2个p轨域。 sp2杂化轨域的形状与我们讨论过(在甲烷那一页)的sp3 轨域的形状相类似,但要比sp3 轨域更短和更胖一些。3个sp2杂化轨域在空间中尽可能地相互远离,因此它们互成120°的夹角并处于同一平面。它们与剩下的2个p轨域之间的夹角为90°(直角)。
下图是2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结合之前的形状:
在这些原子轨域中,一些杂化轨域与它凸部所指向的轨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分子轨域,每个分子轨域中含有1对成键电子。这些成键是σ键 ——与乙烷中通过原子轨域端对端重叠而形成的成键是一类成键。
碳外层的p轨域凸部并没有指向任何轨域,我们将单独来讲它。上面的示意图中,黑点代表的是原子核。
注意,p轨域之间的距离十分近,以至于它们的一侧相互重合。
p轨域之间的重合将演变为一种分子轨域,与刚才提到的形成σ键的分子轨域不同,这种分子轨域的电子没有位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连线上,而是在原子所构成的平面的上、下两方。 我们将这种形式的轨域所构成的共价键称为π键(读作"派键")。
为了使图案清楚,我们以线条表示σ键,每根线代表一对共享电子。线的不同种类代表了键的不同方向,直线表示位于屏幕(或者打印纸)平面内的成键、虚线代表指向屏幕后面的成键、楔形线代表指向你(屏幕前面)的成键。
注:真正令人感兴趣的是乙烯中π键。如果你被要求画出乙烯的结构,几乎在所有情况下,σ键都被画成是线条。
我们要清楚的明白π键的本质。跟其它成键一样,π键是一个空间区域,在这个空间区域内,你可以找到成键的一对电子。这两个电子可以出现在空间区域内的任何地方。理解π键的过程中,经常容易犯下的错误便是:“两个电子分别位于π键的上半部和下半部”,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超出教学大纲范围:这是一个关于电子奇怪行为的绝好例子。如果在π键的中间地带找不到电子,那电子又是如何往返于π键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呢?如果你把电子当成粒子看待,这将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你想深入研究此问题,你需要阅读一些比较高难的资料——电子的波粒二象性或电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