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1.5%,而泰州又占全省三分之一。泰州市委书记张雷说,“我们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医药城。通过把优势产业做强,搭建平台,创新载体,优化环境,提升层次,为下一轮发展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泰州的核心竞争力。”
2005年,江苏省委对医药产业位居全省第一的泰州提出新命题:做大做强做优医药产业,把泰州打造成“中国第一医药城”。医药产业也成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
中国医药城创新引才引智机制,专门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新药创制服务中心、项目配套服务中心和投资咨询服务中心。医药城负责人说,在这里绝不让高端的人才做低端的事情,而是让他们带上智慧和成果进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和事业发展上,在最短的时间收获一批产品。很快,美国哈姆纳研究院、德克萨斯医学中心、复旦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56家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集聚医药城。葛兰素史克、中农发集团、美时医疗、泰凌医药等200多家医药生产、服务型企业落户,200余项“国际、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成功实现落地申报。中科院院士吴祖泽、侯云德等20多名专家应邀担任科学顾问,为泰州医药城建设提供战略决策咨询服务。
构建医药产业高地,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医药城成为泰州全市上下的共识。泰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泰州医药产业园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意见,对入园企业以及园区建设中的协调服务,尤其是技术改造、科研开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
把中国医药城建设成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生物技术提升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成为泰州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张雷多次到医药城实地调研,要求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中国医药城建设,力争使医药园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在中国医药城建设过程中,泰州市政府倾注了最大的热情和支持。从市领导到部门负责人,只要医药城有需要,都会第一时间到医药城现场办公,大到招商活动,小到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只要有时间都会参加、亲自接待。经贸、科技、药监、工商等部门更是派工作人员到园区挂职,为园区及进园企业“零距离”服务,在审批、规费收取等方面给予最优惠的政策。
泰州市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积极导入“一体化”的建设理念,坚持科学规划和统一建设区内基础设施,让资源集中共享、整合利用,努力实现效能最大化。在引进项目时,坚持以项目情况定用地、以规模定层次,并注重前后相互配套、上下游垂直整合,初步形成了贯穿研发、临床、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中国医药城启动建设面积4平方公里。园区内21幢独立式研发楼、科技大厦、标准厂房、GSP仓库等一批公用性工程已建成投用,另有一批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新药创制、中试研究、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国疫苗工程中心、专家服务中心等一批基础工程也在快速推进,为国内外人才、企业的快速集聚以及优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个产业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品质,中国医药城的崛起让泰州城市和产业面貌焕然一新。尽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医药城还是迎来了不平凡的一年。
作为中国医药城的核心区,泰州医药高新产业园区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中国医药城被纳入新出炉的江苏省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江苏省委、省政府将予以重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