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理论 > 辨证论治 > 中医诊断 > 正文

辨心病证候

2009-09-04 19:35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心居胸中,心包络护卫于外。手少阴心经循臂内侧后缘,下络小肠,与小肠互为表里。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息,以濡养脏腑、组织、官窍的作用;心又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心神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异常。临床以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脉结或代或促等为心病的常见症。此外,某些舌体病变,如舌痛、舌疮等症,亦常责之于心。

  心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由思虑劳神太过,或先天不足,脏气虚弱,久病伤心,导致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等证;实证多由痰阻、火扰、寒凝、气滞、瘀血等原因,导致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蒙心神、痰火扰神及瘀阻脑络等证。

  一、心血虚证

  指血液亏虚,心与心神失于濡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可因劳神过度而耗血,或失血过多,或久病伤及营血等引起;也可因脾失健运或肾精亏损,生血之源不足而导致。

  血液不足,心失所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血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则见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于头、面,故见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血少脉道失充,故脉细无力。

  本证多有久病、失血等病史,以心悸、失眠、多梦与血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二、心阴虚证

  指阴液亏损,心与心神失养,虚热内扰,以心烦、心悸、失眠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或因温热火邪,灼伤心阴;或因肝肾等脏阴亏,累及于心所致。

  阴液亏少,心失濡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心神失养,虚火扰神,神不守舍,则见心烦不宁、失眠、多梦;阴虚失润,不能制阳,故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本证以心烦、心悸、失眠与阴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心血虚与心阴虚虽均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等症,但血虚以“色白”为特征而偏寒,阴虚以“色赤”为特征而属热。

  三、心气虚证

  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以心悸、神疲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气短,精神疲倦,或有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面色淡白,舌质淡,脉虚。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先天不足、脏器缺损,或年高脏气衰弱等原因导致。

  心气虚弱,鼓动无力,故见心悸、胸闷;气虚卫外不固,故自汗;机能活动衰减,故气短、神疲;动则气耗,故活动劳累后诸症加剧;气虚运血无力,气血不足,血失充荣,故面色淡白、舌淡、脉虚。

  本证以心悸、神疲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四、心阳虚证

  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鼓动无力,虚寒内生,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气短,自汗,畏冷肢凉,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或代。

  【证候分析】本证常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或由其他脏腑病证波及心阳而成。心阳虚衰则推运无力,阳失温煦则虚寒内生。

  心阳虚衰,鼓动、温运无力,心动失常,故轻则见心悸,重则为怔忡;心阳虚弱,宗气衰少,胸阳不展,故心胸憋闷,气短;温运血行无力,心脉痹阻不通,则见心胸疼痛;医学教育网整理阳虚而阴寒内生,温煦失职,故见畏寒肢冷;阳虚卫外不固,则可见自汗;温运乏力,血脉失充,寒凝而血行不畅,故见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脉或结或代而弱;舌质淡胖,苔白滑,为阳虚寒盛,水湿不化之象。

  本证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与阳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心气虚与心阳虚均可见心悸、胸闷、气短等症,但阳虚证有畏冷肢凉、色晦暗等表现,气虚证则疲乏等症表现明显。

  五、心阳虚脱证

  指心阳衰极,阳气欲脱,以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或心悸,心胸剧痛,神志模糊或昏迷,唇舌青紫,脉微欲绝。

  【证候分析】本证常是心阳虚证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亦可由寒邪暴伤心阳,或痰瘀阻塞心脉引起;还可因失血亡津,气无所依,心阳随之外脱而成。

  心阳衰亡,不能外固,则冷汗淋漓;不能温煦四肢,故手足逆冷;宗气外泄,不能助肺司呼吸,故呼吸微弱;阳气外脱,脉道失充,故面色苍白无华;医学教育网整理阳衰寒凝,血运不畅,瘀阻心脉,则见心胸剧痛,口唇青紫;心神涣散,则见神志模糊,甚则昏迷;脉微欲绝,为阳气外亡之征。

  本证以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等表现为辨证依据。

  六、心火亢盛证

  指火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热邪下移,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心烦,失眠,便秘,尿黄,面红,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甚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见小便短赤、灼热涩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狂躁谵语、神识不清。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情志抑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或过食辛辣刺激、温补之品,久蕴化火,内炽于心所致。

  心火炽盛,内扰于心,神不守舍,则为发热,心烦,失眠;火邪伤津,故口渴,便秘,尿黄;火热炎上,则面赤,舌尖红绛;气血运行加速,则脉数有力。

  若以口舌生疮、赤烂疼痛为主者,称为心火上炎证。

  若兼小便赤、涩、灼、痛者,称为心火下移证,习称为心移热于小肠,由于心火炽盛,灼伤津液,以致尿少色赤而排尿灼热涩痛。

  若吐血、衄血表现突出者,称为心火迫血妄行证。

  若以狂躁谵语,神识不清为主症者,称为热扰心神证或热闭心神证。

  本证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症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七、心脉痹阻证

  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心血[脉]瘀阻证。由于诱因的不同,临床又有瘀阻心脉证、痰阻心脉证、寒凝心脉证、气滞心脉证等之分。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或以刺痛为主,舌质晦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结、代;或以心胸憋闷为主,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医学教育网整理或以遇寒痛剧为主,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或以胀痛为主,与情志变化有关,喜太息,舌淡红,脉弦。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运血无力,而致气滞、血瘀、痰浊、阴寒等邪气痹阻,心脉瘀阻,故其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心阳不振,失于温运,或瘀血内阻,心脏搏动失常,故见心悸怔忡。阳气不宣,血行无力,心脉阻滞不通,故心胸憋闷疼痛。手少阴心经之脉横出腋下,循肩背、内臂后缘,故痛引肩背内臂。

  瘀阻心脉的疼痛,以刺痛为特点,伴见舌暗,或有青紫色斑点,脉细涩或结或代等瘀血内阻的症状。

  痰阻心脉的疼痛,以闷痛为特点,多伴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等痰浊内盛的症状。

  寒凝心脉的疼痛,以痛势剧烈,突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痛减为特点,伴见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寒邪内盛的症状。

  气滞心脉的疼痛,以胀痛为特点,其发作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常伴见胁胀,善太息,脉弦等气机郁滞的症状。

  本证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与瘀血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由于致痛之因有别,故应分辨疼痛特点及兼症以审证求因。

  八、痰蒙心神证

  指痰浊蒙蔽心神,以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痰迷心窍[包]证。

  【临床表现】神情痴呆,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或神情抑郁,表情淡漠,喃喃独语,举止失常。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并见面色晦暗,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等症。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湿浊酿痰,阻遏气机;或因情志不遂,气郁生痰;或痰浊内盛,夹肝风内扰,致痰浊蒙蔽心神所致。

  痰浊上蒙心神,神明失司,故见神情痴呆,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郁痰凝,痰气互结,蒙蔽神明,则见神情抑郁,淡漠痴呆,或神志错乱,喃喃独语,举止失常。医学教育网整理若痰浊内盛,引动肝风,肝风夹痰,闭阻心神,则可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中痰鸣。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气上泛,气血不畅,故面色晦暗;痰阻胸阳,胃失和降,则胸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均为痰浊内盛之征。

  本证以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与痰浊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九、痰火扰神证

  指火热痰浊交结,扰闭心神,以狂躁、神昏及痰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痰火扰心[闭窍]证。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胸闷,气粗,咯吐黄痰,喉间痰鸣,心烦,失眠,甚则神昏谵语,或狂躁妄动,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胡言乱语,哭笑无常,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精神刺激,思虑动怒,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火内盛;或外感温热、湿热之邪,热邪煎熬,灼津为痰,痰火内扰所致。

  本证既可见于外感热病,又可见于内伤杂病。外感热病中,由于邪热内蕴,里热蒸腾上炎,则见发热,面红目赤,呼吸气粗;热灼津伤,故便秘尿黄;医学教育网整理痰火扰乱或蒙闭心神,可见烦躁不宁,神昏谵语。内伤杂病中,由于精神刺激,痰火内盛,闭扰心神,轻则心烦失眠,重则神志狂乱而见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躁妄动,打人毁物。痰火内盛,故有吐痰黄稠,或喉间痰鸣;痰阻气机,则胸闷不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火内盛之象。

  本证以神志狂躁、神昏谵语与痰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若但见火热而无痰的证候者,则为热闭[扰]心神证。

  痰蒙心神、热闭[扰]心神与痰火扰[闭]神三证,均有神志异常的表现,均可或见神昏,但痰蒙心神证为痰浊,其症以抑郁、痴呆、错乱为主,无热证表现;医学教育网整理热闭扰心神证为火热,其症以狂躁、谵语、神昏为主,一派火热证候;痰火扰[闭]神证则为既有痰,又有火,其症为前二者的兼并。

  十、瘀阻脑络证

  指瘀血犯头,阻滞脑络,以头痛、头晕及瘀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痛处固定,或健忘,失眠,心悸,或头部外伤后昏不知人,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头部外伤,瘀血停积于脑内;或久痛入络,瘀血内停,阻塞脑络所致。

  瘀血阻滞脑络,不通则痛,故头痛持续、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脑络不通,气血不得正常流布,脑失所养,则头晕不已;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神失养,故有健忘,失眠,心悸等症;外伤严重,脑神受损,则昏不知人;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等,为瘀血内阻之征。

  本证以头痛、头晕与瘀血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执业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