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全科医护人员的培养力度,引起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热评。他们还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的鼓励措施,让更多的医学专业学生走入基层社区医院。
全国人大代表朱天慧说,目前,老百姓看病还存在一定的误区,群众对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不信任,即使得了感冒这样的小病,也要去大医院挂号看病,造成大医院的病人过于集中,医疗资源紧张致使服务质量有所下降。
朱天慧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5年来建立了2.4万多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而随着社区医院覆盖面的扩大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今后老百姓有病没必要一定去大医院,在身边就可以得到治疗。但快速发展的社区医院,对全科医生的数量和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的医学教育更重视专科教育,缺乏对全科医生的特色培养模式,导致社区医院大夫的医学水平不高,有时出现误诊情况。
“全科不是赤脚医生,而是对常见病和慢性病、多发病都有全面的掌握。”朱天慧说,“全科医生的理论和实习是分不开的,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实践积累。今后,国家应鼓励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建设全科医生的培训流程,并研究考虑出台全科医生的资格考试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沈家聪说,国家加大全科医护人员的培养力度十分必要,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出台一套完善的措施,鼓励医生向一线、向基层转移。目前,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大都不愿意去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搞家庭寻访等工作,而纷纷挤向大城市、大医院。如果有更多的优秀全科医生扎根基层,老百姓最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不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