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卫生网校 > 医学考研 > 正文

医学考研病理学重点知识(二)

2009-04-16 15:29 医学教育网
|

  第三单元炎症

  考试内容1.概述1.定义2.原因2.基本病理变化1.变质的概念2.渗出的概念、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3.增生的意义3.组织学类型1.渗出性炎症的类型、病变和结局2.增生性炎症的类型和病变特点

  第一节炎症的概述

  一、概念炎症是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害作用所诱发的以防御为主的综合性反应。

  二、原因引起炎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因素如下:1.生物性因子主要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是炎症最常见而重要的原因。

  2.物理因子高热、低温、放射性物质、切割、挤压、紫外线等。

  3.化学因子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内源性化学毒性物质,如尿酸、尿素等。

  4.免疫反应主要是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的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重要知识点:炎症是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产生的以血管渗出为中心的防御性反应,炎症是在进化过程中获得并不断完善的。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损伤因子和机体反应性两方面的综合作用。炎症的原因包括生物性因子、免疫反应、化学因子和物理因子等。其最常见的是生物性因子。

  例题:1.炎症的原因中,哪项是错误的:A.免疫应答B.细菌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D.遗传性或先天性因素(答案)

  E.物理性因素2.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A.化学性因素B.生物性因素(答案)

  C.物理性因素D.免疫性因素E.遣传性因素

  第二节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增生。

  一、变质的概念炎症局部组织或细胞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二、渗出的概念、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1.概念炎症区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或体表、黏膜表面的过程称渗出,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成分称为渗出物。

  2.炎细胞的种类、功能及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运动活跃,吞噬功能强,可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主要见于急性炎症的早期,特别是化脓性炎症。

  (2)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运动及吞噬能力很强。可发挥免疫效应,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主要见于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以及病毒、寄生虫感染时。

  (3)嗜酸性粒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见于免疫异常疾病、寄生虫感染及急性炎症后期。

  (4)淋巴细胞及浆细胞: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变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主要见于慢性炎症和病毒感染性疾病。

  三、增生的意义在致炎因子和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细胞增殖、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的细胞包括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时也有上皮细胞和实质细胞的增生。炎症早期增生改变常较轻,而在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时,增生较明显。伤寒、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时病变以增生为主,炎症早期即可见到明显的增生。

  四、临床表现(一)局部表现1.红炎症初期由于动脉性充血,局部呈鲜红色,以后因静脉性充血而变为暗红色。

  2.肿炎症组织水肿、渗出、增生所致。

  3.热体表的炎症,由于动脉性充血、局部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使局部温度增高。

  4.痛原因是炎症局部分解代谢增强,H+、K+、炎症介质积聚,刺激神经末梢;局部组织肿胀,张力增高,压迫神经末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功能障碍原因有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代谢功能异常,炎性渗出物所造成的压迫或机械性阻塞,都可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疼痛也可以影响肢体活动功能。

  (二)全身反应1.发热多见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是内源性致热原和外源性致热原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体温中枢的调定点上移,温度升高。

  2.白细胞增多炎症时,细胞成分、白细胞崩解产物等可促进骨髓干细胞增殖,释放白细胞入血;急性化脓性炎症血中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慢性炎症和病毒感染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寄生虫病和变态反应性炎症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主要表现为肝、脾、骨髓、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增生,吞噬能力增强,T淋巴细胞,B淋巴组织增生,同时释放淋巴因子和分泌功能增强,这一过程是机体防御反应的表现。

  4.实质器官的病变重症炎症时,全身主要器官如心、肝、肾、脑等器官的实质细胞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重要知识点:炎细胞种类包括:①嗜中性粒细胞,见于急性炎症早期、化脓性炎症;②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主要见于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病毒和寄生虫感染;③嗜酸性粒细胞。主要见于免疫性疾病;④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主要见于慢性炎症和病毒感染。炎症的局部表现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例题:1.急性炎症早期局部浸润的炎细胞主要墨:A.中性粒细胞(答案)B.单核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浆细胞2.关于炎症,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炎症可以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B.炎症患者可发热C.白细胞可升高D.炎症局部血管通透性升高E.炎症局部组织不会发生坏死(答案)

  第三节炎症的组织学类型、病变和结局

  一、急性炎症1.渗出性炎症(1)浆液性炎症:是以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渗出物主要是血清,含多量清蛋白、白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好发于皮肤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等处。

  (2)纤维素性炎症1)概念: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的渗出性炎症。

  2)常见部位:黏膜、浆膜、肺。

  3)假膜性炎、假膜: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细胞等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这种炎症称假膜性炎。

  4)绒毛心: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时,心包腔内渗出大量的纤维素,由于心脏跳动在心包脏、壁两层的表面形成绒毛,称绒毛心。医学教.育网搜集

  (3)化脓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的炎症。主要由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引起。临床上常见的化脓性炎症有疖、痈、化脓性阑尾炎等。

  化脓:指炎症区的坏死组织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酶溶解、液化的过程。所形成的液体称为脓液。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1)表面化脓和积脓:指浆膜、黏膜、脑膜或关节滑膜组织的化脓性炎症,中性粒细胞渗出在黏膜表面,如渗出的中性粒细胞蓄积于浆膜腔称为积脓。

  2)蜂窝织炎:指发生在疏松组织中的化脓性炎症。常见于皮肤、阑尾、肌肉等处。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炎症区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3)脓肿: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糜烂:上皮组织较浅的局限性缺损称为糜烂。

  溃疡:皮肤与黏膜的局限性缺损称为溃疡,主要由皮肤与黏膜脓肿向表面破溃形成。

  窦道:指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管道。多由脓肿向体表和深部组织发展形成。

  瘘管:指连接于体外与有腔器官之间或两腔道之间的有两个以上开口的病理性管道。

  (4)出血性炎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炎症类型,可见于任何炎症类型。只要炎症灶内的血管壁损伤较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均可称为出血性炎症。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鼠疫等传染病。

  (5)卡他性炎症:指发生于黏膜的渗出性炎症。常伴有黏膜腺体分泌亢进,渗出液沿黏膜表面排出。

  2.变质性炎症以实质细胞发生明显变性、坏死为特点的炎症,主要发生于肝、肾、心、脑等实质性器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白喉中毒性心肌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3.增生性炎

  二、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指由于致炎因子长期持续作用,病程较长(超过6个月),局部以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同时伴有明显修复性的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

  1.一般慢性炎症特点:①炎症灶内主要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②成纤维细胞和小血管增生;③局部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或)实质细胞增生。

  2.肉芽肿性炎症肉芽肿性炎症是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分为:(1)异物肉芽肿:通常是以进入组织内的异物为核心,周围有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异物巨细胞等包绕,异物一般为木片、缝线、滑石粉、寄生虫虫卵等。

  (2)感染性肉芽肿:通常由于感染了特殊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形成有相对诊断意义的特征性肉芽肿。常见的病原体有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梅毒螺旋体、真菌等。

  3.炎性息肉是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及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突出黏膜表面带蒂的肿物。如肠息肉、子宫颈息肉。

  4.炎性假瘤是慢性炎症时,局部组织和细胞增生而形成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好发生于肺和眼眶。

  重要知识点:1.渗出性炎症包括:①浆液性炎症;②纤维素性炎症;③化脓性炎症;④出血性炎症;⑤卡他性炎症。

  其中主要概念有假膜性炎、脓肿、糜烂、溃疡、窦道、瘘管、积脓、绒毛心等。纤维性炎症主要发生在黏膜、浆膜、肺。

  2.变质性炎症是以实质细胞发生明显变性、坏死为特点的炎症,主要见于肝、肾、心、脑等器官。常见的疾病为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喉中毒性心肌炎等。

  3.肉芽肿性炎症是以局部的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其中感染性肉芽肿通常由于感染了特殊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形成有相对诊断意义的特征性肉芽肿,又称特异性炎症。

  例题:1.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D.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答案)

  E.周围血液中自细胞增多和炎症区白细胞浸润2.上皮组织较浅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称为:A.糜烂(答案)B.溃疡C.空洞D.窦道E.瘘管3.第(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变质性炎症B.浆液性炎症C.增生性炎症D.化脓性炎症E.出血性炎症(1)伤寒病属于(答案C)

  (2)病毒性肝炎属于(答案A)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属于(答案D)

  第四单元肿瘤

  考试内容1.概述1.概念2.组织结构2.生物学行为1.异型性2.扩散和转移3.良恶性肿瘤的区别3.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肿瘤的命名原则2.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概念3.癌与肉瘸的区别

  第一节概述

  一、肿瘤的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肿块。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1.实质即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它决定肿瘤的生物学性质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病理诊断依赖对实质细胞的认识,实质细胞体现肿瘤的组织来源。

  2.间质指肿瘤细胞间的结缔组织和血管,没有特异性,对瘤细胞起支持和营养作用。

  三、肿瘤的一般形态1.肿瘤的数目和大小肿瘤数目通常为一个,有时多个。大小不一,大者重可达数公斤乃至数十公斤。小者需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2.肿瘤的形状肿瘤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结节状、分叶状、乳头状、菜花状、绒毛状、息肉状、浸润状等等。肿瘤形态上的差异与其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长方式和良、恶性密切相关。

  重要知识点:肿瘤是一种基因病,是局部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正常调控。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肿瘤细胞具有自主性生长。与整个机体不协调性生长的特点,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例题:下列哪项不符合肿瘤性增生:A.损伤后修复性自限性增生(答案)B.相对无止境增生C.常形成肿块性增生D.分化不成熟性增生E.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

  第二节生物学行为

  一、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上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分化是指机体细胞、组织从幼稚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肿瘤的异型性是肿瘤组织成熟程度即分化程度在形态结构上的表现。肿瘤异型性越小,成熟程度越高。分化好;异型性越大,成熟程度越低,分化差。肿瘤的异型性是诊断肿瘤及区别肿瘤良、恶性主要组织学依据,良性肿瘤的异型性小,而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表现为:①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即瘤细胞的大小、形态不一致。②核的多形性:核的大小、形状、染色不一致,核分裂象多见,且可有病理性核分裂。③胞浆多呈嗜碱性。

  2.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层次和结构。从腺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腺癌。其腺腔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腺上皮层次增多,腺腔甚至消失。

  二、肿瘤的扩散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包括直接蔓延和转移。

  1.直接蔓延肿瘤细胞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的外围间隙及神经束、脑膜和脑脊髓膜侵入,并破坏邻近正常器官和组织继续生长,称为直接蔓延。亦称为侵袭、浸润。

  2.转移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一过程称为转移。转移新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瘤或继发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

  常见的转移途径有:①淋巴管转移:是癌的主要转移途径。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使淋巴结肿大、变硬,切面呈灰白色,晚期肿大的淋巴结可互相融合呈块状。②血管转移:是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瘤细胞侵入血管,随血流运行到远隔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侵入体静脉的瘤细胞,经右心在肺内形成转移瘤;侵入肺静脉的瘤细胞,经左心进入主动脉系统,在全身各器官形成转移;侵入门静脉系统的瘤细胞首先转移到肝脏。血管转移形成的转移瘤常多发、散在、结节状、边界清楚。③种植性转移: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细胞侵及浆膜面时,可以脱落并像播种一样种植在邻近或远隔器官的表面,形成转移瘤。如卵巢的Krukenberg瘤。

  重要知识点:1.肿瘤的异型性是肿瘤细胞和组织结构与其起源细胞和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异型性明显常是恶性肿瘤。肿瘤的异型性越大,成熟程度越低,分化程度低。肿瘤恶性程度高;相反异型性越小,成熟程度越高,分化好,偏于良性。

  2.肿瘤的扩散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包括直接蔓延和转移。转移包括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三种。淋巴道转移是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血道转移是肉瘤主要转移途径。

  例题:1.肿瘤的分化程度低说明其:A.异型性小B.生长缓慢C.不易转移D.对机体影响小E.恶性程度高(答案)

  2.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A.肿瘤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B.不容易引起器官的阻塞和破坏C.高度恶性的肿瘤D.有较大的异型性E.与起源组织相似(答案)

  3.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是:A.直接蔓延B.血道转移(答案)C.淋巴道转移D.种植性转移E.医源性转移

  三、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区别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分化程度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小,与其起源组织相似,核分裂象少分化程度低,异型性大,与其起源组织不相似,核分裂象多生长速度缓慢,很少发生出血、坏死迅速,常发生出血、坏死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和外生性生长,常有包膜,边界清楚,移动性大浸润性生长和外生性生长,常无包膜,边界不清楚,移动性小转移不转移可有转移复发很少复发较易复发对机体的影响危害性小,主要为局部压迫和阻塞作用,如发生在主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危害性本,除压迫和阻塞外,常破坏局部组织器官。引起出血、坏死、感染,晚期引起恶病质。也可因转移引起其他器官损伤

  重要知识点: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有哪些?各是什么?

  例题:1.良性与恶性肿瘤判定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A.生长方式B.生长速度C.肿瘤的异型性(答案)

  D.对机体影响E.出血与坏死2.下列哪项是良、恶性肿瘤最主要鉴别点:A.大小B.生长速度C.是否转移(答案)

  D.边界E.实质细胞多少3.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项目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分化程度B.生长速度C.转移与否D.生长方式E.肿瘤大小(答案)

  第三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人体任何部位、任何组织、任何器官都可发生肿瘤,因此肿瘤种类繁多,命名十分复杂。

  一般命名原则是:组织来源+反映该瘤性质的后缀,也可结合大体或镜下形态结构命名。

  1.良性肿瘤的命名一般是在其生长部位和起源组织后边加“瘤”字。如大肠腺瘤、皮肤纤维瘤等。也可结合形态特点命名,如皮肤乳头状瘤。

  2.恶性肿瘤的命名(1)癌: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组织来源+癌,如鳞状细胞癌、腺癌等。

  (2)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组织来源+肉瘤,如纤维肉瘤、骨肉瘤等。

  (3)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来源于幼稚组织或神经组织者称“母细胞瘤”;由多种成分组成或组织来源有争议者。在肿瘤名字前冠以“恶性”二字;个别肿瘤以人名命名:“白血病~霍奇金病”等则为习惯沿用的名称。

  重要知识点:1.肿瘤命名原则是组织来源+反映该肿瘤性质的后缀。后缎可为瘤、癌、肉瘤。

  2.癌是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命名原则是组织来源+癌。

  3.肉瘤是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命名原则是组织来源+肉瘤。

  4.少数恶性肿瘤不接原则命名。

  例题:纤维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按命名原则应称为:A.恶性纤维瘤B.纤维瘤C.纤维母细胞瘤D.纤维瘤恶变E.纤维肉瘤(答案)

  二、肿瘤的分类肿瘤的分类方法是综合肿瘤的组织起源或组织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来归类,并结合说明其好发部位。

  三、癌与肉瘤的区别区别点

  癌肉瘤组织来源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发病率较多见。约为肉瘤的9倍。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较少见,多见于青少年大体特点灰白色、干燥、质地较硬灰红色、鱼肉状、质较软组织学特点癌细胞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肉瘤细胞弥散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转移方式多经淋巴管转移多经血道转移

  重要知识点:癌和肉瘤有何区别?

  例题: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A.浸润性生长、无包膜B.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C.通过血道转移D.组织来源(答案)

  E.肿瘤体积巨大

  四、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概念1.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明显癌变危险的疾病及病变,如不及时治愈即有可能转变为癌。

  (1)黏膜白斑病:常发生在口腔、食管、外阴等处黏膜,病变肉眼观呈白色斑块,镜下见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和角化,并有一定异型性,病变有可能发展为鳞状细胞癌。

  (2)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指子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被来自子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取代。在糜烂愈复中,储备细胞增生并化生为鳞状上皮。慢性炎症可导致不完全鳞化和异型增生,少数演变为宫颈鳞状细胞癌。

  (3)结肠、直肠的腺瘤样息肉:多发或单发,前者常有家族史。可发展为直肠或结肠的腺癌。

  (4)纤维囊性乳腺病:主要为乳腺小叶导管和腺泡上皮细胞的增生,导管大汗腺样化生,导管囊性扩张,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中伴有导管内乳头状增生者较易发生癌变,发展为乳腺癌

  (5)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胃黏膜腺体可发生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2.非典型增生指增生的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镜下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增多但多属正常核分裂象,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

  3.原位癌癌变局限于原有腺体内及黏膜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内,但尚未突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因上皮内无血管或淋巴管,故原位癌不发生转移。

  重要知识点:1.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是指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疾病和病变,主要包括有黏膜白斑病、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纤维囊性乳腺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和结肠、直肠的腺癌性息肉。

  2.非典型增生主要指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具有一定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

  3.原位癌指上皮已癌变,但尚未突破基底膜。

  例题:1.原位癌是指:A.黏膜下癌B.早期浸润癌C.原发部位的癌D.未突破基底膜的上皮内癌(答案)

  E.未发生转移的癌2.“癌前病变”最确切的概念是:A.癌肿的早期阶段B.良性肿瘤发生了癌变C.一种恶性病变,不可逆转D.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有可能逆转(答案)

  E.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但必然会发展为癌

  医学考研病理学重点知识(一)

  医学考研病理学重点知识(三)

  医学考研病理学重点知识(四)

报考指南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老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题库软件

题库软件:热卖中

题库设计紧扣考试大纲、考试教材、考试科目。符合考试题型与考试科目,考试资料丰富,免费试用。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