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临床检验技师的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特搜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1、严格执行病人、化验单及标本收集器皿的核对制度,保证无差错。
2、对检验申请单要认真审核。包括检验项目、诊断以及标本采集时间及采集者的签名等,24h尿液收集要有真实时间记录及总量记录。
3、收集符合要求的标本:签收人员应逐一检查标本的质量,避免血少或严重污染等,对不合格、但可以接受的样本,签收人员要记录标本的缺陷,对于诸如空管等不可接纳的样本,签收人员应拒绝接受,同时注明拒收原因,并通知临床重新采集标本。
4、建立标本保管制度: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有些成分的变化较大,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经正确处理后放冰箱(或冰冻)保存;对发出报告的常规标本一般保留1-2天,以备复查。
5、血清或(血浆)标本的处理方法检验科收到临床标本后,应尽快低速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进行测定。45℃水浴10分钟,再3000r/min离心5分钟,即可使LDH、K等显著升高。对血液标本外观观察是判断标本质量的最直观的方法,外观异常有溶血、黄疸、脂血等情形,是引起测定误差最常见的因素。
(1)标本的离心离心分离血清应选择相对离心力(RCF)为1000g~1200g,离心时间为5~10分钟。增加相对离心力或增加离心时间,都易引起溶血。
(2)溶血标本的处理溶血可导致RBC内多种成分的释出,引起对测定方法的干扰,Hb≥0.2g/L,肉眼可见溶血。
①间接干扰:Hb的释出,可引起间接的干扰,因Hb在波长为431nm和555nm处有光吸收,若被测物选用与之相近波长作比色分析时,可导致假性增高。处理方法:轻度溶血,同时作血清空白;严重溶血,重留样本。
②直接干扰:RBC内含量高的血液化学成分溶血后,这些化学成分在血清中浓度就会增高,避免用溶血标本测定在RBC内含物高的化学成分。如钾、ALP、AST、Bil、CK、LD、ACP等。
(3)乳糜标本的处理高脂血症的病人往往可导致乳糜血,为了不影响检测,应对乳糜血进行澄清。具体方法如下:血清和(或)血浆与氟利昂以1:1在玻璃试管中混合。氟利昂在血浆和(或)血清下,180℃颠倒试管3min,使充分混合。然后3000g离心6min.上清液为澄清的血清,中层含沉淀的脂蛋白,下层为多余的氟利昂,澄清过程可重复多次而不影响酶的活性和底物。
(4)胆红素(黄疸)标本的处理胆红素的颜色对反应结果为黄色和红色化合物的比色分析有正向干扰,可用样品空白或动力学和双试剂消除。另外,胆红素不稳定,在碱性环境或强光线照射下,转变为胆绿素、胆褐素而褪色,如用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黄疸标本常常会出现负数。另外胆红素还有还原性,对Trinder反应有负干扰,如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等,可通过进行干扰试验消除恒定误差。
6、标本保存因分析不能立即进行或分析后需要重新检测,样本需要保存。如果是后一种目的,标本可根据下列原则保存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短期保存:①全血细胞计数(不包括分类)所用EDTA抗凝血可在室温下保存24h.分类计数、涂片应在标本收集后5h内完成。如果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细胞分类,根据所用的不同的分析系统,标本保存都不应超过8h.②用于APTT与PT的血小板枸橼酸抗凝血浆,可在室温下保存8h,应在3h内测定凝血因子活力,而且血浆必须始终在4~8℃保存。③检测酶或底物的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可在4~8℃保存一周,但酶对LD和ACP例外,因LD活力对冷不稳定,ACP只在酸性条件稳定,底物TG例外,因为内源性脂肪酶可分解TG为甘油。④血浆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抗体,4~8℃可保存一周。如果不超过25℃,标本普通的邮寄是可以的。
长期保存:长期保存,要求保存温度低于-20℃,溶解必须缓慢,在4~8℃过夜或在水浴中不断搅动。通常在溶解中形成浓度梯度,所以分析前必须充分混匀,必须注意试管底部的沉积物,它们可能由冷球蛋白、异型蛋白或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引起,如果必要,这些沉淀通过加热重新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