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1.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界限分明,且不易被洗脱的粘稠性物质,其厚度≥0.2μm,为荚膜;厚度<0.2μm,为微荚膜。荚膜对碱性染料的亲和性低,不易着色,普通染色只能看到菌体周围有一圈未着色的透明带;如用墨汁作负染色,则荚膜显现更为清楚。其成分多为糖类,用荚膜染色法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菌体外一层肥厚的透明圈。其功能是:①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②致病作用;③抗原性;④鉴别细菌的依据之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鞭毛:鞭毛是由细胞质伸出的蛋白性丝状物,其长度通常超过菌体数倍。弧菌、螺菌及部分杆菌具有鞭毛。鞭毛纤细,长3~20μm,直径仅10~20nm,不能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经特殊的鞭毛染色使鞭毛增粗并着色后,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也可直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按鞭毛数目和排列方式,可分为:①周鞭毛,菌体周身随意分布的许多鞭毛;②单鞭毛,位于菌体一侧顶端仅l根鞭毛;③双鞭毛,位于菌体两端各1根鞭毛;④丛鞭毛,位于菌体极端有数根成丛的鞭毛。其功能是:①鉴定价值,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能否运动可用于鉴定。②致病作用:鞭毛运动能增强细菌对宿主的侵害,因运动往往有化学趋向性,可避开有害环境或向高浓度环境的方向移动。③抗原性:鞭毛具有特殊H抗原,可用于血清学检查。
3.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和个别阳性菌,细菌表面有极其纤细的蛋白性丝状物,称为菌毛。菌毛比鞭毛更细,且短而直,硬而多,须用电镜才能看到。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
(1)普通菌毛:该菌毛遍布整个菌体表面,形短而直,约数百根。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器官,细菌藉菌毛的粘附作用使细菌牢固粘附在细胞上,并在细胞表面定居,导致感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性菌毛: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仅有1~10根,中空呈管状。通常把有性菌毛的细菌称为雄性菌(F+菌)。无性菌毛的细菌称为雌性菌(F-菌)。带性菌毛的细菌具有致育性,细菌的毒力质粒和耐药质粒都能通过性菌毛的接合方式转移。性菌毛能将F+菌的某些遗传物质转移给F-菌,使后者也获得F+菌的某些遗传特性。细菌的抗药性与某些细菌的毒力因子均可通过此种方式转移。
4.芽胞:芽胞是某些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核质脱水浓缩而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由于芽胞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具有强大抵抗力,故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①抵抗力强的芽胞可在自然界存活多年,成为某些疾病的潜在传染源;②特别注意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污染了病房、手术室等,必须封闭房间进行彻底灭菌;③因芽胞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故可以芽胞是否被杀死而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④细菌芽胞的形状、大小、位置等随菌种而异,具有重要鉴别价值。其功能是:①芽胞的抵抗力很强;②芽胞在适宜条件可以发育成相应的细菌;③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