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器官移植术的创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从肾移植到心肺移植、肝脏移植;从完整的器官移植到部分组织器官甚至是细胞移植;从单一的器官移植到器官联合移植。经历了理论、伦理、技术等考验,逐步走向成熟并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临床治疗不可逆器官的终末期衰竭性疾病的唯一手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一、肾脏移植
肾脏移植,始创于1950年,开展最早、应用最多和效果最佳的一种器官移植。肾脏移植已成为临床器官移植的重要项目。肾脏移植患者l年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可达90%~95%和80%~90%.在HLA基因背景与供者相同或接近的患者,移植存活率甚至高达十数年或数十年。
(一)组织配型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
组织配型是肾脏移植前选择供者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AB0血型配型、HLA配型和交叉配型。在供者器官选择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以AB0血型完全相同者为好,至少能够相容。②选择最佳HLA配型的供者器官。由于HLA抗原系统复杂,不可能完全匹配,“可允许的不相容匹配法则”法则规定:必须相配的位点包括10个Ⅰ类和5个Ⅱ类HLA位点,其余的位点均为“可允许的不相容配型位点”。在器官移植中,实际上只力求最佳匹配。由HLA-C等位基因表达者少可不必重视,而HLA-D、DR与移植排斥反应关系密切,应匹配。在器官缺乏的情况下,对受者施用免疫抑制剂,不再强调HLA配型,但AB0血型应该相容,预存的细胞毒抗体必须阴性。
(二)肾移植受者的疗效监测
肾移植中超急排、急排和慢排均可出现。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致病毒等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感染,可影响移植物的存活和受者的健康。肾移植的疗效监测,主要依赖于受者免疫状态的检测。临床观测的项目包括:T细胞总数、CD4/CD8比值和IL-2及其受体的检测。以帮助判断排斥反应的发生,评估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组织活检观察肾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或CsA中毒情况,以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和调整用药剂量;根据条件,选用RIA或HPLC法动态测定CsA血药浓度,以指导合理用药,减少肾毒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骨髓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移植
(一)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移植中独具特性的移植类型,可同时存在HVGR和GVHR.此类移植主要被应用于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目前全世界接受自体或异基因个体骨髓移植者已分别达到数万人。HVGR和GVHR均发生于异基因移植者,而在自体骨髓移植者,因无HLA差异不产生移植排斥反应,成功率可达100%.为了提高骨髓移植的成功率,仍应进行涉及供体选择的HLA配型、红细胞血型鉴定等。对配型不理想者,可通过适当减少供体骨髓中的T细胞以达到减轻GVHR之目的。常用方法有CD3单抗结合去除法等。
骨髓移植,实质上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质和量对移植的成败至关重要。造血干细胞的测定可选用FCM法、细胞培养、免疫标记分析及细胞因子(CSF、IL-3等)刺激的方法。造血干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记是CD34,其中多能干细胞为:CD34+/CD38-、CD34+/HLA-DR-等。定向干细胞为:CD34+/CD38+、CD34+/HLA-DR+等。在骨髓中CD34+细胞约占单个核细胞的1%~4%,外周血的CD34+细胞仅为0.01%~0.1%.当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及某些重组细胞因子等作用后,外周血CD34+细胞可大幅增高,此为干细胞移植提供了另一条可能的途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外周血和脐血干细胞移植
通过外周血或脐血动员的方法,获取足量的干细胞用于移植,同样可以达到与骨髓移植相同的治疗目的。经CSF、IL-3等刺激动员后,脐带血CD34+细胞含量可高出成人外周血近20倍,且免疫原性弱、获取的方法简便,备受临床工作者的青睐。应进行包括HLA、AB0血型配型,血常规与骨髓检验,性染色体测定、造血干细胞鉴定和GVHR征象追踪等。脐血库为接受移植的患者提供脐血来源的方便,是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临床移植项目。近年来正在进行的研究还发现,应用不同的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来自骨髓、脐血以及胚胎多能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以获得具有不同功能和分化方向的干细胞,若用之于移植,有可能使临床治疗更具组织或器官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