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溶解红细胞膜的作用机制我们暂且归纳为三种:
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其表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磷脂的能力10倍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然而具有长链的碳氢化合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效率更高,这提示除了磷脂的溶解外,还有其他机制介入细胞膜溶解。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磷脂,把它们和蛋白质分离开来,而导致细胞膜的溶解。
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细胞膜表面,但具有长链疏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可拮抗其和细胞膜之间的静电排斥力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吸附于其表面,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离子和疏水键作用吸附于膜蛋白上,当它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后,就导致了细胞膜的溶解。
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Triton X-100为代表,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和溶解机理还不十分清楚。Sasaki等人报道了具有庞大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仍位于脂质层的一侧,而有小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则能穿透过脂质层,他们还描述了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加大时,有庞大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能与脂质膜上的磷脂形成胶质粒子,溶解了脂质,据此推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相同机制溶解红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