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药的广泛使用,有关中药中毒的报道屡见不鲜,它几乎涉及到神经、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的广泛损害,严重者可致死亡,其中尤以对肾脏的损害最为多见,而且有日渐增多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早期,国外的学者首先发现,许多肥胖者长期大量服用厚朴、防己等中药,有不少人发生了急性肾功能衰竭,于是提出了“中药性肾病”的新概念。从临床研究发现,可引起肾毒性的中药有以下三类。
1.植物类中药
木通、厚朴、防己、泽泻、柴胡、草乌、芫花、甘遂、巴豆、芦荟、苦参、雷公藤、益母草、使君子、苦楝皮、苍耳子、牵牛子、马兜铃、天花粉、大青叶、山慈姑、千里光、夹竹桃、补骨脂、胖大海、土贝母、千年健、钩藤、昆明山海棠、曼陀罗花、望江子、威灵仙、商陆、大戟等。
2.动物类中药
鱼胆、蛇胆、斑蝥、蜈蚣、海马、红娘子。
3.矿物类中药
含砷类(如雄黄、砒霜、砒石、红矾)、含汞类(朱砂、轻粉、升汞)、含铅类等。
据调查研究发现,中药引起肾毒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滥用、超量、长期使用,或轻信偏方、验方、秘方所致。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因此,应正确使用中药,以避免毒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