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和“热”,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医理论中,寒、热既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又是诊断疾病——八纲辩证中的重要理论工具。
一、寒、热是病因
在中医的病因学中,导致疾病的原因有三种: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内因主要是怒、喜、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即所谓“内伤七情”),外因主要是凤、寒、暑、湿、燥、火六种外界气候因素(即所谓“外感六淫”),不内外因则包括饮食所伤、劳逸过度、房事不节、外伤、虫兽所伤等。其中,外感六淫所占的比重最大。六淫中的“寒”及“火”,即我们现在所提到的寒、热两种病因(“火”和“热”性质相同,只是程度有别)。包括寒、热在内的六淫引起的疾病开始阶段往往是浅而轻,治疗也较易,但在一定条件下它又能深入脏腑引起里证,如内寒、内热证。
先说寒、寒为阴冷之邪,既可单独致病,如伤寒;又可与其他外邪合而致病,如风寒、寒湿等。
寒邪致病的特点是:
1.寒性清冷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寒邪致病全身或局部有寒冷的征象。如畏寒、喜热、呕吐清水、四肢不温、小腹冷痛、腹泻稀便、小便清长等。
2.寒性收引寒邪阴冷,束敛阳气,使阳气不得外达温养肌肤经络,故见收缩牵引诸症,如寒邪客于血脉,则血脉收缩而见紧脉;客与肌表,则毛窍收缩而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客于经脉,则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
3.寒性凝滞寒邪能使气血凝结滞涩运行不畅而发生疼痛。如侵犯关节,则关节疼痛;侵犯肠胃,则脘腹疼痛。
内寒多因阳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引起,主要症状是畏寒、肢冷、阳痿、宫冷等,如脾肾阳虚证。可见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各种生理功能低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慢性疾患。
再说热。热邪可由外感温热之邪引起,也可由风、寒、湿、燥邪入里化热而成。
热邪也称火邪,它的致病的特点是:
1热性暴烈热邪致病发病迅速、病情较重,常有高热、恶热、面红目赤、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等证候;或为红、肿、热、痛的疮疡等证。
2热性炎上也称火性炎上,即火性爱往上烧得意思。其症状依侵犯不同脏腑而异,如心火盛可见口舌生疮、心烦不眠;胃火盛可见牙龈肿痛、吐血等;肝火盛可见目赤肿痛、易怒、头痛等。
3热性灼津也称火性灼津,即热性、火性易灼伤人体津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常有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等津亏液少的证候。
4迫血妄行热邪灼伤脉络,使血妄行,故见斑疹、吐血、鼻流血等。
内热多因六淫之邪郁久化火、脏腑功能失常、情志变化过急(如暴怒、焦急)引起。如心火、肝火、肺火、胃火、肾火等。
二、寒、热作为八纲辨证中的重要两纲,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工具
在中医八纲辩证中,用辨别寒、热诊断疾病的性质。凡是外感寒邪或由于阳虚而生的病证就叫做寒证。寒在辨证上其性质是寒,其实质是阴盛,即“阴盛则寒”;凡是由于感受火热之邪或六阴化火或七情化火或阴虚阳亢或气虚而引起的发热证或由上述因素引起布局有发热证的实火证都属于热证。在辨证上其性质属于热,其性质是阳气过亢,即“阳盛则热”。
寒证的主要表现是: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蜷卧、喜温畏寒、形寒肢冷、脘腹冷痛、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等。治疗宜用温里法。
热证的主要表现是:面红、目赤、发热、烦躁、不恶寒反恶热、口燥咽干、口渴多饮、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干、脉快等。治疗宜用清热法。
应该注意:中医所说的寒热并不单纯以体温高低来判断。体温升高,并不都是热证。如表寒证虽有发热,体温升高,但因有恶寒、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浮紧等寒象,仍诊断为寒证;反之,热证也不都有体温升高,如病人虽测体温正常,但有面红、手足心热、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跳快,仍诊断为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