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主要含三萜皂苷类、黄酮类。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
【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盐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促进钠、水潴留,排钾增加;
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尿中游离型17-羟皮质酮增加。
甘草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机制:
①促进皮质激素的合成。
②甘草次酸在结构上与皮质激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素相似,能竞争性地抑制皮质激素在肝内的代谢失活,从而间接提高皮质激素的血药浓度。
③化学结构相似,有直接皮质激素样作用。
(2)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和抑制免疫功能,与不同成分有关:
甘草葡聚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甘草酸、甘草甜素类→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对体液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甘草酸单铵、LX(苷元+糖蛋白)→免疫抑制。
(3)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
①抗菌、抗病毒:
甘草黄酮类→抑菌。
甘草甜素→抑制病毒:免疫性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水泡性口腔病毒、腺病毒Ⅲ型、单纯疱疹病毒I型、牛痘病毒。
②抗炎:
甘草具有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
有效成分:甘草酸单铵盐、甘草次酸、FMl00(异黄酮类)。
③抗变态反应:
甘草酸单铵盐→抑制豚鼠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甘草甜素→抑制皮肤反应,降低IgE水平,减轻过敏性休克症状。
异甘草素等成分→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肥大细胞组胺释放。
(4)镇咳、祛痰
甘草浸膏片→含化→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缓和炎症刺激→镇咳。
甘草→促进咽喉、支气管黏膜的分泌→痰易于咳出→祛痰。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抗溃疡:
多种成分、生胃酮(即甘草次酸的琥珀酸半酯二钠盐)→加速胃溃疡面愈合、改善胃黏膜抵抗力。
甘草抗溃疡作用的机制:
降低胃酸:①抑制胃酸分泌;②直接在胃内吸着胃酸;
保护胃粘膜:①增加胃黏膜细胞的己糖胺成分;②促进消化道上皮细胞再生;③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
解痉:
肠管痉挛性收缩→解痉作用。
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以甘草素的作用最强。
FM100、芍药苷有协同作用。
保肝: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抑制乙肝病毒。
甘草制剂、甘草甜素→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甘草黄酮→降低急性肝损伤血清ALT、乳酸脱氢酶活性、肝内丙二醛含量。
甘草甜素、甘草次酸→抑制实验性肝硬化,减轻炎症反应。
甘草酸二铵→抗炎、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甘草酸→直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6)解毒
甘草→误食毒物(毒蕈)、药物中毒(敌敌畏、喜树碱、顺铂、咖啡因、巴比妥)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缓解中毒症状,降低中毒动物的死亡率。
甘草解毒作用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
解毒机制:减少吸收:①吸附毒物,如甘草甜素→葡萄糖醛酸。②沉淀毒物,如生物碱。增强抵抗力、肝脏解毒功能:①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②提高肝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
2.其他药理作用
(1)抗心律失常:炙甘草提取液、甘草总黄酮→抑制实验性心律失常。
(2)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①甘草次酸→降低血清胆固醇、β-脂蛋白、甘油三酯;②抗动脉粥样硬化。
(3)抑制血小板聚集:①异甘草素,作用强度相当于阿司匹林;②黄酮组分,比阿司匹林强。
(4)抗肿瘤。
小结:
补脾益气→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肿瘤;
缓急止痛→抗溃疡、解痉、保肝;
祛痰止咳、调和诸药→镇咳、祛痰、解毒。
心血管系统作用: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现代应用】
1.阿狄森病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3.食物中毒
4.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