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具体分类是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分为
(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特例:耻骨骨折伴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致直肠破裂。(泌尿消化系统与体外相通)
2.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
(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又可分为:
1)裂缝骨折:骨质发生裂隙,无移位。断裂后的两部分仍保持原来的解剖位置。
2)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有时成角畸形不明显,仅表现为骨皮质劈裂,与青嫩树枝被折断时相似而得名。
(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折线的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
1)横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
2)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成一定角度。
3)螺旋形骨折:骨折线呈螺旋状。
4)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3块及以上。
5)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多见于干骺端骨折。骨干的坚质骨插入骺端的松质骨。
6)压缩性骨折:骨质因压缩而变形,多见于松质骨。椎骨和跟骨。
7)凹陷性骨折:骨折片局部下陷。多见于颅骨。
8)骨骺分离:经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
3.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为
(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者。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压缩性骨折、嵌插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