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回看
3月7日 18:00-22:00
回看肺炎:
大叶性肺炎 | 小叶性肺炎 | 病毒性肺炎 | 支原体性肺炎 | |
病因 | 肺炎双球菌 | 化脓菌 | 流感、腺、巨细胞病毒 | 支原体 |
好发 | 青壮年 | 小儿老年体弱 | 多小儿 | 儿童、青年 |
性质 | 纤维素性炎 | 化脓性炎 | 渗出性炎 | 渗出性炎 |
分布 | 大叶、肺段 | 小叶 | 间质 | 间质 |
病变 | 四期 | 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 | 间质增宽,包涵体形成, | 间质增宽,但不形成明显的包涵体 |
渗出物 | 单一 | 不同或混合 | 单核淋巴细胞 | 单核淋巴细胞 |
结构 | 不破坏 | 破坏 |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
合并症 | 肉质样变,休克 | 肺脓肿、支扩 | 混合感染,支扩 | 混合感染 |
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扩展至整个或多个大叶的肺的纤维素性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诱因:受寒、疲劳、醉酒、感冒、麻醉、糖尿病、肝、肾疾病等。
2、内因: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被削弱,机体抵抗力降低
细菌侵入肺泡后,在其中繁殖,特别是形成的浆液性渗出物又有利于细菌生长,引起肺组织的变态反应,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浆液和纤维蛋白原大量渗出,细菌和炎症可沿肺泡间孔或呼吸性支气管迅速向邻近肺组织蔓延。
(二)病理变化:
1、部位:病变一般发生在单侧肺,多见于左肺下叶,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于两个以上肺叶。
2、分期及特点:
(1)充血水肿期,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出物,混有少数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并含有大量细菌。
(2)红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少量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病变肺叶颜色较红,质实如肝。此期患者可有铁锈色痰。纤维素性胸膜炎。
(3)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充满混有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纤维素性渗出物,病变肺叶质实如肝,明显肿胀,重量增加,呈灰白色。粘液脓痰,不易检出肺炎球菌。抗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