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地与中药质量的关系:中国辽远广阔,因地势、土壤、气候(气温、光照、降雨)、水质、生态环境各异,造成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质量上的差异。
2.道地药材:也成地道药材,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
3.川药:主要起源于巴、蜀古国,现指产于四川、重庆的道地药材。如: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川乌、麦冬、丹参、干姜、郁金、姜黄、半夏、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青蒿、五倍子、冬虫夏草、银耳、麝香等。
4.广药:主要指南岭以南,广东、广西和海南所产生的道地药材。如: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益智、肉桂、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胡椒、马钱子、罗汉果、陈皮、青蒿、石斛、钩藤、蛤蚧、金钱白花蛇、海龙、海马、珍珠、地龙等。
5.云药:主要指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儿茶等。
6.贵药:主要指产于贵州的道地药材。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7.怀药:取义源自四大怀药,现引申为河南所产的药材。如: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8.浙药:取义为“浙八味”等浙江省所产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栀子、乌梅、乌鞘蛇等。
9.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所生产的道地药材。如:人参、细辛、防风、五味子、龙胆、平贝母、升麻、桔梗、鹿茸、鹿角、蛤蟆油等。
10.秦药:指古秦国,现陕西及其周围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地理范围为秦岭以北、西安以西,至“丝绸之路”中段毗邻地区,以及黄河上游的部分地区。如:大黄、当归、秦艽、羌活、银柴胡、枸杞子、南五味子、党参、槐米、茵陈、秦皮、猪苓等。
11.淮药:指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鄂、皖、苏三省)所产的道地药材。如:半夏、葛根、苍术、射干、续断、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天南星、牡丹皮、木瓜、银杏、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蟾酥、斑蝥、蜈蚣、蕲蛇、珍珠、石膏等。
12.北药:是指河北、山东、山西以及陕西北部所产的道地药材。如:党参、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连翘、酸枣仁、桃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13.南药: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湘、赣、闽、台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如:威灵仙、泽泻、蛇床子、枳实、枳壳、莲子、紫苏、香薷、僵蚕、雄黄等。
14.蒙药:是指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也包括蒙古族聚居地区蒙医所使用的药物。如:锁阳、黄芪、甘草、麻黄、赤芍、肉苁蓉、淫羊藿、郁李仁、苦杏仁、蒺藜、冬葵果等。
15.藏药:是指青藏高原所产的药材,也包括藏族聚居地区藏医所使用的药材。如: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藏茴香、藏党参、雪莲花、余甘子、毛诃子、冬虫夏草、麝香、熊胆、硼砂等。
16.维药: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产的道地药材,也包括维吾尔族地区维医所使用的药物。如:雪莲花、伊贝母、阿魏、紫草、甘草、锁阳、肉苁蓉、孜然、罗布麻等。
17.植物药的采收原则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通常有效物质积累较多。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少数皮类药材在秋冬两季采收,如苦楝皮。肉桂则在春季和秋季各采一次。
(4)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含苞待放时采收: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花初开时采收:红花、洋金花等;花盛开时采收、菊花、番红花等。
(6)果实种子类:果实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种子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7)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
(8)藻、菌、地衣类:海藻在夏秋二级打捞等等。
18.动物药的采收原则:
(1)昆虫类:入药部分含虫卵,在虫卵孵化前采收;以成虫入药,在活动期捕捉;有翅昆虫,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2)两栖类、爬行类:多数在夏秋两季捕捉采收;霜降期捕捉采收的,如蛤蟆油等。
(3)脊椎动物:大多数全年均可采收。鹿茸需在5月中旬至7月下旬;麝香活体取香则多在10月份。
19.矿物药全年均可。
20.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拣、洗;切片;蒸、煮、烫;熏硫;发汗;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