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参与Ⅰ型变态反应,因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作为Ⅰ型变态反应的辅助诊断指标,而且可作为疗效判定的指标之一。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用白细胞分类计数法,也可以用直接计数法,目前多采用后者。该类细胞的胞浆颗粒中富含碱性氨基酸和碱性蛋白,其等电点为pH11,因此呈嗜酸性,易与阴离子结合而被染色。常用的染色液含伊红、石炭酸和福尔马林,该溶液可溶解红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增加背景的清晰度,使嗜酸性粒细胞易于识别。
(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亦参与型变态反应,其计数方法主要是直接计数法。嗜碱性粒细胞胞浆颗粒中肝素的硫酸根容易与阳离子染料结合而着色,现在常用的酸性染色液包括0.1%EDTA、阿利新蓝、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和氯化镧等。该染液能使红细胞和其他白细胞溶解,使嗜酸性粒细胞易于区别。
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数大于33/mm3判为增高,大于50/mm3为显著增高。本试验可作为Ⅰ型变态反应的筛选试验,阳性率可达60%~70%;而且可作为疗效考查的辅助指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正常嗜碱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嗜碱性颗粒,很容易被阳离子碱性染料甲苯胺蓝或阿利新蓝分别染成紫红色或蓝色,极易辨认和计数。当加入过敏原或抗IgE抗体后,与细胞表面的IgE结合而使细胞将颗粒脱出,细胞不再着色;从染色细胞数的减少可以判断脱颗粒的情况。本法可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玻片法操作稍繁锁,而且孔间误差较大;试管法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结果,既方便又省时,重复性也较好,适于普及。
本法一RAST和皮肤试验的符合率都很高,可用于寻找过敏原、研究脱敏治疗的机制及判定脱敏治疗的疗效。
(四)其他检测方法
1.致敏T细胞检测检查T细胞总体反应状态和对某种抗原的致敏状态对判断Ⅳ型变态反应有重要价值,具体检测方法见第二十一章。
2.淋巴因子的检测淋巴因子在Ⅳ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检测淋巴因子对变态反应的研究和临床方面都有一定意义。
3.抗血细胞抗体的检测血细胞抗体是Ⅱ型变态反应的主要介质,检测抗血细胞抗体对Ⅱ型变态反应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和临床分析参见血液学检验教材。
还有许多检测方法与变态反应相关,例如冷抗体试验、抗基底膜抗体检测和血小板有关检测等,这些可参见本书自身免疫等有关章节,本章不予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