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其它常见的颅内肿瘤在CT影像下是什么样的呢?
【回答】1.直接征象
1)密度:
(1)钙化:CT值多大于100HU,极高密度,边缘锐利。不同类型的肿瘤其钙化各异,如颅咽管瘤囊壁的钙化呈“蛋壳”样,少突胶质瘤的钙化多为弯曲条带状或斑块状。
(2)新鲜出血:CT值多在60~80HU之间,呈高密度,边缘稍模糊,肿瘤出血最常见于胶质母细胞瘤,其次为转移瘤和垂体腺瘤。
(3)富血管组织:富血管肿瘤CT平扫多为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后多明显强化。常见的有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和髓母细胞瘤等。
(4)液化坏死:CT值多在0~20HU,肿瘤生长速度越快,体积越大越易发生液化坏死,表现为肿瘤内部出现不规则低密度区。
(5)囊液:囊性肿瘤因其囊液成分的不同而致密度不同,一般CT值在0~10HU之间,与脑脊液密度相仿。常见的有蛛网膜囊肿和血管母细胞瘤等。
(6)胆固醇物质:CT值可在??40~10HU之间,多见于颅咽管瘤和表皮样囊肿,增强时无强化。
(7)脂肪:CT值一般在-40~-100HU左右,常见于畸胎瘤、皮样囊肿和脂肪瘤。
2)部位:不同解剖部位所发生肿瘤的类型有所不同。
(1)鞍区肿瘤最常见为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其次为脑膜瘤和动脉瘤。
(2)松果体区则以生殖细胞瘤多见,其次为胶质瘤、脑膜瘤和松果体细胞瘤。
(3)桥小脑角区肿瘤依次为听神经瘤、表皮样囊肿和脑膜瘤。
(4)脑室内肿瘤最常见为室管膜瘤,其次为脑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
(5)血管母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则位于小脑。
3)肿瘤的数目、形态和边缘:
(1)一般认为原发性肿瘤多为单发,多发肿瘤多为经血循环转移而来,多分布在大脑皮质髓质交界处,特别是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2)良性肿瘤因膨胀性生长常呈类圆形,境界清晰,边缘光滑。
(3)恶性肿瘤因浸润性生长形态多不规则,边缘模糊。
4)增强扫描:
(1)均匀强化多见于脑外肿瘤,如脑膜瘤。
(2)不规则强化最常见于胶质瘤。
(3)环形强化常见于转移瘤和胶质瘤。
(4)少数肿瘤可无强化,如Ⅰ级星形细胞瘤。
2.间接征象
1) 瘤周水肿:肿瘤旁水肿CT表现为肿瘤周围大小不一的低密度区,多位于白质内。脑水肿的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生长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另外肿瘤压迫静脉窦时脑水肿也较明显。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水肿多不明显。现多将瘤周水肿分为Ⅲ级:Ⅰ级:瘤周水肿宽度等于或小于2cm;Ⅱ级:瘤周水肿大于2cm,但小于一侧大脑半球宽径;Ⅲ级:瘤周水肿大于一侧半球宽径。
2) 占位效应:是指肿瘤本身和/或瘤周水肿造成邻近解剖结构受压变形、闭塞或移位等,在CT图像上观察脑室系统的变化可客观地反映占位效应的程度。此外,蛛网膜下隙、脑池和血管结构等亦可作为占位效应的观察对象。
3) 颅骨改变:邻近颅骨的肿瘤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骨质发生改变,特别在脑外肿瘤时尤为明显。脑膜瘤常伴附着处的骨质增生;垂体腺瘤可引起蝶鞍扩大、鞍底下陷和鞍背骨质破坏;听神经瘤常造成内听道扩大或骨质破坏;脊索瘤表现为斜坡骨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