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只有约10万人能穿上‘白大褂’。‘广种薄收’式的医生培养模式该变变了。”著名医改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李玲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育德认为,从患者利益出发,医生培养模式有必要转为“量少质优”。(8月13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培养一名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资源是非常巨大的。据教育部的数据,中央本级财政2008年给医学教育生的人均拨款,已从7100元提高到了1.15万元,2011年达到1.4万元,今年还将进一步大幅提高。如果专家所提到的医学生就业数据属实,那么如此之大的流失率以及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的确令人震惊。
这种现象的背后,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
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这绝非天生神力医学来源于实践,与患者亲密接触,从实践中学习,是培养一名卓越医生的不二法门。1996年,笔者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实习的时候,一个大科室同期只有两名实习生轮转,除了整日跟随指定的带教老师之外,每天晚上都跑去陪值班医生。若碰上一台急诊手术,被老师拉去当助手,那就像中了头彩。接诊询问,视触叩听,病历书写,急救操作,接生、麻醉、穿刺、缝合……就像传统工艺的师傅带徒弟那样,在老师们不厌其烦的讲解和示范下,实习医生们一次一次地体会、实践,直至独立完成。
然而,连年扩招之后,今日的医学生早已没有这样机会。很多医院的实习点都“人满为患”,一个带教医生要带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手把手的教导已成了奢望,不出差错成了最低要求,很多实习也就成了“看习”看老师操作而已。大量的实习时间,就在打扫医生办公室、整理黏贴病人化验单、跟随查房之中度过,不少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对基本术前准备工作、写病历等基本功,也自感“不能规范操作”。
缺少尽职尽责的好医生带教,缺乏足够的实习基地,甚至连解剖用的尸体也不够,医学本科生的培养过程,已经大量注水。而医学硕士、博士的培养,也从“学有余力,继续深造”到“形势所迫,被逼深造”在医学本科生就业不容乐观的当下,考研成了不少人提高就业砝码的选择。但在高校综合实力排名指标的导引下,各大医学院校都尽可能地压缩临床型研究生,加大所谓科研型研究生的招收比例同样是穿着白大褂,但主要的任务已蜕变为与试管和仪器打交道,考核的标准是发表SCI论文。在美国学医,一般分为“双4年”,后4年完全用于临床医学。而在我国顶尖医生培养殿堂之一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硕博连读的八年制培养模式中,在校学习的前5年基本“不临床”,后几年才在医院见习与实习,同时还要做研究写论文……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基本职责所在。而培养合格的、会看病的医生,也应该成为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正如专家所言,与其用道德说教和大笔投入来培养水平参差不齐、每年流失约50万名的医学生,为什么不集中力量,培养一批生源好、水平高、乐于奉献的卓越医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