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 > 疾病01 > 正文

子宫癌的概述

2012-10-10 16:26 医学教育网
|

子宫癌是发生在子宫部位的一系列的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的子宫内出现的癌症是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这两种癌症的病变细胞不同,在治疗上存在差异。治疗要首先判断患者是哪个类型的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多见于未婚、少产、肥胖伴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病一般认为与雌激素有关。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腺癌,本病一般直接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各种途径是直接拒蔓延或经淋巴及血行等。治疗半年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孕酮抗雌激素等药物为辅,若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效果较好。复发多在3~5年内也,有远期复发,所以需要长期随访。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则属于常见多发的妇科肿瘤,排行榜首。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是山西,最低的是西藏。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根据个省市自治区回顾调查,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位占女性癌的第位宫颈癌的转移。子宫癌的简介 子宫癌正确的名称是子宫体癌或子宫内膜癌,主要是生在子宫内里,和子宫颈癌并不相同的病症。 子宫体癌患者大部分是五十岁以上的妇女,其中有大多数病患者的身体肥胖,或长久已有卵巢功能失调,以往亦有部分妇女,因为更年期之后,就长期服食女性荷尔蒙药,而有可能增加患子宫癌的机会。

直到现在医学界还未可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致子宫癌,一般认为可能是多项因素的交叉协同作用所引起的,其危险因子有:子宫颈糜烂、性行为频繁、或性生活紊乱、或忽略性行为之清洁、忽略经期卫生、性伴侣包皮过长、且可能与疱疹二型病毒(HSV_2)及人乳头瘤(HPS)有密切关系,甚至连性病、披衣菌感染等有关。

子宫癌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80年代全世界子宫癌每年新发病例为45.9万,而中国则为13.15万.约占新发病例总数的1/3。据中国1973~1975年死亡回顾调查统计,子宫癌死亡率为14.6/10万,每年约有5.3万死于子宫癌,居女性癌死亡的第2位。子宫癌的流行特征为: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就中国而言,子宫癌的发病和死亡均存在山区高于平原,农村高于城市及显著的地区差异。自50年代末开展子宫癌普查以来,北京、上海、江西、湖北等10个地区子宫癌患病率均大幅度下降,北京市降至2.5/10万。但近年世界各国资料显示子宫癌有年轻化和子宫颈腺癌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子宫癌的发病因素至今尚不明确,认为是多因素协同综合作用的结果,性混乱(包括男、女双方)、初次性交年龄小,婚产因素、宫颈糜烂、病毒感染(HSV-2,HPV)等为子宫癌的高危因素,国外报道15岁以前开始性生活或有6个以上性伴侣者,子宫癌的发病危险增加10倍。

但是子宫癌在早期发现,可以及早治疗,痊愈的机会比较高。

子宫癌病因病理 在生育期妇女,子宫内膜每个月都增厚,准备接受一个受精卵,如果卵子未受精,子宫内膜的外层组织和血管剥脱,通过月经排出,良恶性肿瘤都能影响子宫,子宫壁肌瘤是良性瘤,非癌前病变,有肌瘤的妇女不增加子宫癌的发病风险。子宫内膜增殖是最严重的良性病,在一些妇女,它可以发展为子宫癌。

大多数子宫癌在子宫内膜出现,叫子宫内膜癌。恶性度更高的子宫肉瘤发生在子宫壁肌层,发病总数在所有病例(仅为子宫内膜癌)中不足5%。如不治疗,子宫内膜癌能穿透子宫壁侵犯膀胱或直肠,或扩散到阴道、输卵管、卵巢或更远的器官。幸运的是子宫内膜癌生长缓慢,常在远处扩散前被确诊。每年约有32000的美国人被诊为内膜癌,约80%以上的病人被治愈。

子宫癌的高发者包括初潮早、晚绝经的绝经后妇女;患有肥胖症、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生育少或未生育;不育;月经不规则,或子宫内膜增殖。为治疗乳腺癌而服用三苯氧胺的妇女,发病的危险很小。但是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比不服药的绝经后妇女,几乎有一半的人易发展为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与子宫内膜中未被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水平有关,理由是简单的:随着细胞快速分裂,癌细胞突变的机会增加,当雌激素刺激细胞分裂时,孕激素抑制细胞分裂。对绝经后妇女用激素来替代疗法,采用剂量雌孕激素结合的剂型,这样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然而,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应定期检查,以发现子宫内膜癌的征兆。

子宫癌的临床表现 子宫位于检查者肉眼看得到和妇产科仪器容易到达的地方,细胞检查比较容易做。

1.子宫颈癌初期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加并带有颜色、性行为后有出血现象,发展期的症状有性行为后出血较明显、阴道分泌物有异常臭味,恶化期症状有日常出血、分泌物恶臭、腰痛、下肢类似神经痛。

2.子宫体部癌初期症状有(更年期后)闭经期后子宫出血。发展时期的症状和子宫颈癌相同。

3.绒毛性肿瘤可分为良性破坏性畸胎和恶性绒毛上皮癌两种,这种恶性肿瘤是怀孕引起,其中因葡萄胎所续发者占80%;子宫外孕、正常怀孕所续发者则占20%。绒毛上皮癌早期容易蔓延到肺、脑、肾、肠等部位,所以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初期症状有葡萄胎、流产后持续出血、肿瘤容易崩溃、发烧、发展期的症状有吐血痰、胸痛、高度贫血、子宫出血。子宫癌症状分析 最常见症状为异常的子宫出血。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88%~96%。最多见于绝经期或绝经后出血,表现为血性分泌物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一次出血也可能仅持续1~2天,几个月不复发。由于更年期排卵可能不规律,故多数妇科医生认为绝经后出血的最好定义应是“发生于最后一次出血后至少1年的任何出血”。约20%的绝经后出血是由盆腔肿瘤所致。约10%患者(中国有学者报道为47.70%)在阴道流血前有浆液性阴道排液;若肿瘤坏死并有感染时,则为恶臭的排液。颈管堵塞时,可以形成宫腔积脓。

若出血发生在绝经前,可表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所以对于更年期出血的患者,不能单纯认为是内分泌失调所致的良性疾患,而应常规刮取子宫内膜标本以排除恶性病变。临床资料表明,绝经前患功能性出血者后来有较高的宫体癌发生率;绝经后发生宫体癌者比对照组有更高的绝经前功能性出血发生率;绝经前发生宫体癌者以往有明显高的功能性出血发生率。

晚期患者可出现下腹痛、腰痛、贫血及恶病质。

在接受雌激素治疗绝经后症状的宫体癌患者中,约20%是无症状的。因此在制订雌激素治疗计划前应做子宫内膜活检以排除增生或癌,且应对这些妇女定期(间隔1年)进行子宫内膜的病理学监测。

早期宫体癌患者盆腔检查无明显异常。子宫体大小和性状往往正常(约占40%)。子宫体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扩散,但更多取决于所伴有的肌瘤或宫腔积脓,多数病例宫腔越大,预后越差。对有上述症状的绝经后妇女,检查发现子宫体萎缩不明显,反显饱满或有宫腔积脓时,则应疑及此病。宫腔积脓时,由于感染及宫腔压力增加而有利于癌的早期侵蚀肌层。

子宫癌国际分级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单纯性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法:

Ⅰ级:为高度分化癌,常局限于子宫内膜,偶见单层或复层乳头样上皮,排列不整齐,可呈块状,间质减少。

Ⅱ级:为中度分化癌,腺体轮廓欠清晰,一部分呈癌块状;细胞极向消失,核分裂常见。

Ⅲ级:为低分化癌,腺体结构消失,以癌块为主,有时须经结缔组织染色方可与肉瘤区别;成堆的癌细胞侵蚀间质并深入肌层。

Ⅳ级:为显著未分化癌,癌细胞幼稚,缺乏分化或不典型分化,有丝分裂象明显。

组织学分级有显著预后意义,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子宫内膜癌表现 (一)全身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贫血而发生于出敌国时间较长的患者。病临晚期因癌肿消耗、疼痛、食欲减退、发热等,出现恶病质。 (二)妇科检查所见: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无明显变化,子宫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变至晚期,则子宫增大。绝经后妇女子宫不显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尤应提高警惕。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肿瘤的可能。双合诊时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触诊不清,不必坚持非要查明,因诊断的依据并不在于子宫的大小。患者的子宫颈多无病变可见。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宫颈时,可见癌组织自宫颈口突出。宫旁有浸润系宫颈受累后所致。

(三)转移病灶: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或融全成块的淋巴结,或有肺、肝等处转移体征。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